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肖天勤:破除“科学谣言”,需弘扬科学精神

2015年04月17日15:13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肖天勤:破除“科学谣言”,需弘扬科学精神

  在最近的微信朋友圈、微博里,有不法分子大量散布攻击各大饮料企业产品的谣言,声称众多企业生产的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喝饮料会导致白血病”。 目前已有受害企业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新华网4月15日)

  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来袭,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也导致一些谣言特别是打着关注食品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等旗号的“科学谣言”泛滥,比如上文提到的“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再比如“高铁辐射严重致女性不孕”。这类谣言往往用一些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包装”,以吸引眼球,看似科学,实为谣言。这种“科学谣言”,不仅误导公众,还会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破除。当前,破除“科学谣言”,需要弘扬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要掌握科学知识,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尊重科学规律。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杜绝“伪科学”。因此,破除谣言,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弘扬科学精神。

  媒体要大力宣传科学知识。要宣传科学知识,让群众掌握科学方法,引导公众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难题;要宣传运用科学技术致富的先进人物,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对于出现的“科学谣言”,要通过采访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或者展现严谨的现场科学实验,及时澄清。同时,要注意到,由于大多数科学知识可能呈现的是“冰冷”的面孔,因此,要善于用活泼、亲民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例如,果壳网通过图片、案例等方式,宣传科学,澄清谣言,起到了表率作用。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节目也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揭穿了一些谣言,激发了观众关注科学的兴趣,破除了大量“科学谣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公众需要主动提升科学素质。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还不高。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秦大河曾表示,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的目标,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公民科学素质不高,直接提供了“科学谣言”滋生的土壤。只有主动提升科学素质,才能提升对“科学谣言”的“免疫力”,从而阻止“科学谣言”的进一步传播。其实互联网提供了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便捷的互联网百科搜索、内容健全的科普网站、蓬勃发展的科学类在线课程为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提供了巨大而宝贵的资源库。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充电”,提升科学素质,增加科学知识储备,在面对“科学谣言”时运用科学知识及时辟谣,成为“科学谣言”的“终结者”,而不成为其传播者。

  科学工作者需要积极普及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是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相对于科学技术研究,普及科学知识可能是相对简单的事情,而且其效益可能无法通过经济方法衡量,但是对于提升国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相信科学的共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深入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例如,可以深入学校、农村和社区,宣传与群众生活相关的科学常识,解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难题,展现科学的魅力。

  弘扬科学精神,破除“科学谣言”,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共同体的各方参与者都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的力量就会越强大,破除“科学谣言”将越来越容易,“科学谣言”的生存空间就越小。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