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劝阻吸烟手势”,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有效尝试

2015年04月14日08:38 |
小字号
原标题:“劝阻吸烟手势”,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有效尝试

  文|董宏达

  昨天,距离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法规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实施还有50天,北京市启动了倒计时宣传活动。“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市民不仅可以了解戒烟知识和戒烟案例,还可以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同时,北京市控烟协会发布了待选的三个控烟劝阻手势,市民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最终确定今后在北京市通用的“控烟手势”。(4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我国是烟草大国,成年吸烟人数已超3亿,男性吸烟率达52.9%,居于世界前列。现有13~18岁青少年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超过4000万,青少年吸烟率达11.5%。吸烟有害健康早已不是什么新发现,我国每年有约百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因而,控烟被提上重要日程,下决心改掉这个陋习。

  但控烟又是个难题,政府在控烟上没少下功夫,也有成效,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有的戒了又反复,几乎成为顽症。但控烟不能泄气,必须进一上下大气力多方采取措施,共同发力,努力把烟草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北京启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倒计时50天宣传活动,将推出“控烟手势”就是很实际的动作,值得称道,值得期待。

  也有人说,顽固的烟民,用三种手势控烟,有点矫情,甚至有形式主义之嫌。治顽症不如用重典,加大法治力度。这观点听起来有一定道理。相对于法治,“控烟手势”很软绵,但笔者认为,法治也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单独施用就能奏效的。推行“控烟手势”并不排斥法治控烟,而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法治要解决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问题,而“控烟手势”则是对烟民的一种约束警示行为,而且在施行手段上,显得更人性化,既让吸烟者觉得不舒服又不让其失面子。“控烟手势”履于中国特色的德治范畴。

  更值得称道的是,“控烟手势”由官方提供方案,交由市民投票来决定选用哪一种手势,这个过程就是很好的控烟宣传过程,人们在参与投票之中,了解了控烟的相关信息,不失为一次全民文明控烟大行动。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再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最全面控烟立法”,就会容易让人接受,显然,不仅是控烟上的一次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有效尝试,也是公共治理思维转变的一大进步。

  当然,“控烟手势”在推行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搞好设计,比如,在不同层次、不同人群开展公益性的主题文明创建活动,寓控烟教育于活动之中,用倡导文明风尚来培养文明习惯,用文明的方式去抑制和遏制不文明的吸烟陋习。让烟民明白“吸烟有害健康”也“有害他人健康”,在控烟上没有旁观者,让“控烟手势”在助力“无烟北京”上,人人者“露一手”,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文明礼仪,我想,这对于控烟来说,是一个很务实的举措,也希望把这务实的举措在实施中落细落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来源:齐鲁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