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我们为什么写小说

2015年04月10日15:21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我们为什么写小说

  夏 琦

  最近读张新颖著《沈从文的后半生》,讲到沈从文曾给妻子张兆和写信,谈及自己写短篇小说《老同志》的过程,“完成后看看,我哭了。我头脑和手中笔居然还得用。”这个时期,并不是沈从文很顺遂的阶段,其心脏和血压都有问题,这篇改了七稿的小说也并非上佳之作,但读到“通过自己的痛苦,通过自己的笔,转化为对时代的爱”,依然唏嘘。

  刚听了个段子——据说现在有些作家,若写侦探小说,是不肯写当下的,就算故事内核现代,也定要塞到上世纪30年代的背景下去。因为涉案剧不能进电视黄金档。所以小说中的案子若是放在当下,就没人来改编电视剧,卖不了电视剧版权,就赚不到大钱。

  我以为是个段子,但其实,不是。

  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时卖掉了汽车,把钱给了太太梅赛德斯,想着大概够用六个来月,可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写完这部小说。幸好肉店老板赊给他们肉,面包师傅赊给他们面包,连房东,也答应让他们晚9个月交房租。后来,《百年孤独》卖得很好,第一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个月就抢购一空,马尔克斯却说,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估计只有几个朋友会看的书会“像热香肠一样到处出售”。

  我们,要庆幸这些伟大作家存在的年代,没有电视剧黄金档的概念吗?

  期待作家们不食人间烟火地写作,不现实。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遇得到一个梅赛德斯般的太太,即便肉和面包都可赊来,也要保证每隔一段时间,给丈夫送去500张稿纸。何况,小说卖得再好,版税也没法儿跟影视剧版权比较。只是,脑子里算计得太过清楚,笔下要出一流小说的概率,多少会降低吧。

  文学跟市场,爱恨纠缠,市场渐占上风,当是无疑。茅盾文学奖又开始评选了,条条框框不少,但估计也很难拘住跑奖者的脚步,得奖后,名利一齐来,太诱惑人。只是若回头望,茅奖那么多作品,在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之后,真正成为经典的是哪些,早被人淡忘了的又是哪些?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