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钱江晚报:季建业的防火墙与朋友圈陷阱

魏英杰
2015年04月09日06:58 | 来源:钱江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季建业的防火墙与朋友圈陷阱

  4月7日,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一审判决受贿罪名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面对央视《法制在线》栏目的摄像机,季建业讲述了他身为一名原省部级官员如何一步步滑入贪腐的泥沼。

  季建业面对镜头讲的话,不可尽信。人在这种场景下,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心理,从而掩饰一些内心真实想法。比如,季建业反复称为朋友办事是出于感情,因此失去了警惕性,放松了防线。这些话就不可照单全收。从季建业的贪腐手法来看,他为朋友办事即便有“谈感情”的因素,更多也是为了设置一道“防火墙”,试图借此逃避法纪惩罚。

  报道提到,起诉书中指控的7项事实涉及7个行贿人,有5人与季建业都有超过20年的交情。季建业非法收受财物共计1132余万元,他的两个老部下就“贡献”了其中90%。可见,季建业受贿并非来者不拒,而是严格限制在他自认为很保险很安全的一个小范围朋友圈里。

  为了规避惩处,他在受贿手段上也可谓挖空心思。例如,他自己基本上不经手贿赂钱物,甚至把900多万元受贿钱款放在行贿人手里,换言之,就是在形式上并未完成交付。与那些动辄将大把大把现金藏在家中的贪官相比,这种受贿手法极为隐蔽,由此也可见受贿人心机之深。

  这都表明,季建业并不是为了朋友才放松警惕,而是把这个核心朋友圈当作自己的贪腐联盟。只不过,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季建业把朋友圈当作贪腐活动的挡箭牌,结果反倒掉进了朋友圈陷阱。事实证明,这一贪腐联盟不仅非常脆弱,而且所用伎俩实在小儿科。

  多年来,季建业一直借助这个贪腐联盟获取非法财物,而他的朋友们也并非别无所求——对方看中的无非是他手中握有的权力。既然这是建立在钱权交易基础上的朋友关系,也就注定了故事结局只能以悲剧收场。很简单,这个贪腐圈子越小,关系越密切,行贿者所了解和掌握的受贿者违法违纪情节就越多,那么只需攻其一点,外表看似牢固的腐败联合体自然也就轰然倒塌。试想,两个朋友就“贡献”了季建业受贿钱物的大部分,这简直是在为反腐节省办案成本嘛。

  让季建业自鸣得意的“藏赃大法”,同样不堪一击。虽说大部分钱款并未放在自己名下,但从法律上讲,只要证明季建业实际占有控制该款项,并不妨碍对行贿行为的认定。比如季建业“寄存”于一名行贿人名下的770万元,每年均由他的妻子与行贿人对账收取孳息,这种做法又岂能逃得过法眼?

  当然,生活中可能有不少官员认为,拿朋友一点礼物,和朋友一起吃点喝点,算不上什么贪污贿赂;可能还有些干部以为,就算要干点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也得是朋友才靠得住。而事实上,许多官员走上贪腐道路,就是从朋友圈开始沦陷的。据季建业自述,他第一次受贿就是收下一位朋友悄然留下的5万元所谓礼金。除家人外,朋友圈确实是官员所要面对的另一个腐败大坑。

  但要说季建业案有何警示意义,并不仅在于官员不能乱交朋友,而在于原本就不该幻想有什么既可放心贪腐又能轻易逃脱法网的绝招。在防腐拒贪道路上,最难抵御的不是来自朋友的诱惑,而是官员内心的躁动与贪欲。官员自身的思想境界,决定了朋友圈的成色。一个官员如果洁身自好,他自动会“亲君子、远小人”;若自己屁股不干净,也就不能怪苍蝇、蚊子在身边飞绕。

  又想伸手又怕被捉,这恐怕是多数贪官的共同心理。实际上,真正管用的只有一招:想不被捉,切莫伸手。

(来源:钱江晚报)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