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说“鸡汤”(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马涌
2015年04月06日02: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心灵鸡汤”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还是个褒义词。

  闻着香喷喷,捧着暖和和,喝下去便觉得腹中一阵熨帖,所谓“心灵鸡汤”,便是如鸡汤这般愉悦人心的文字了。

  听起来倒是不错,谁又承想,不过几年光景,“心灵鸡汤”却又成了被人调侃讥讽的对象。并非是读者们朝秦暮楚,这“心灵鸡汤”的没落化,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些端倪:

  “鸡汤”,虽然好喝,但终究不如实实在在的“干货”能够果腹。纵然鲜美,但如果只是清汤寡水,那么这份鸡汤,就难免有“勾兑”的嫌疑,营养有限;倘若再掺了一些“私货”的“添加剂”,更可能于人有害。

  “心灵鸡汤”也是如此。温暖醇美、抚慰人心,这样的“正能量”人人都爱,但是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生活基础,缺乏耐得住推敲、经得起咀嚼的真材实料,只是一味地空对空大谈“正能量”,那么这个“正能量”也终究是寡淡的、廉价的、缺乏“营养”的,充其量不过是事不关己的盲目乐观。就像大名鼎鼎的晋惠帝那句“何不食肉糜”,你不能说晋惠帝对百姓生死的关心是假的,但这份毫无现实考量、于事无补的“关心”,终究也只能是一个千古笑谈而已。

  汤是熬出来的,这一个“熬”字正是点睛之笔;真正的人生体悟亦是如此。将自身的血肉之躯投入生活之中,直面过滚沸的苦难或者文火的平淡,用时间和韧性慢慢“熬”出来,如此这般,无论最后端出来的是香浓的鸡汤还是苦涩的药汤,终究都是有价值的,或可滋补养身,或可治病救人。而其余种种,凭空捏造或想当然的、不曾经过现实考验的、一心只求速成捷径的,对人生则难有助益。

  “鸡汤文”之外,举凡为文著说,亦大抵如是。

  为何“鸡汤”风光不再?只因在这个心灵容易饥饿的时代,大家更需要的是真材实料——哪怕并不总是那么可口。

  最后打个小广告,如大家在本期头条、二条所见,“中国故事”征文和“善行民族风”杂文征文正在持续进行中。我们期待着大家的来稿——当然,得是“真材实料”的噢。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6日 08 版)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