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唤醒守护文明的良知(五洲茶亭)

宦翔
2015年04月05日02: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头顶,悠扬的宣礼声回荡在阿勒颇大清真寺上空;脚下,光洁的地面倒映出整个寺院的轮廓,也给白云镶上了细密的伊斯兰式条纹。自公元8世纪前后建成以来,这里,不仅是虔诚信徒寄托精神归宿的栖居地,更是八方游客感知文化风貌的博物馆;这里,厚重的历史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散发着余温,这恐怕就是历史古迹的奥秘吧。

  2011年2月,我曾在那里游览。如今,这样的场景已不复存在——这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在2013年被战火损毁。而那座高耸入云、在伊斯兰教建筑中独树一帜的方形宣礼塔也被夷为平地。

  在叙利亚3年多的战火中,同样遭受厄运的还有至少290处文物古迹。联合国近期在分析了叙利亚卫星地图后认定,其中有24处古迹完全被损毁、104处严重受损、85处中等程度受损,以及77处可能受损。对此,联合国官员埃纳尔·比约戈说:“人类正在失去千百年的文化传承。”

  古迹,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和精神的图腾。因此,古迹的毁灭,也就意味着民族精神的重创。当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坍塌,它又该如何昂首不倒?捷克历史学家米兰说:“给一个民族洗脑的第一步就是删除大家的记忆,摧毁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公元1258年,蒙古人攻陷了阿巴斯王朝都城巴格达,并摧毁了当时最富盛名的学术研究和典籍收藏中心——智慧宫。这不仅令伊斯兰科学研究陷入长期停滞,更使得阿拉伯人所主导的伊斯兰文明由盛转衰。

  在战争中,交战方的直接目的就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因此古迹的人文价值常常被忽视,甚至让位于功利性更强的军事功能。在叙利亚,不少古堡依山而建,占据了有利地势。诸如建筑类的古迹便成了交战方天然的战斗工事,也因此成了冲突中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倒卖文物,发战争财也日渐成为顽疾。武装分子以此敛财补给军需;困于战区的难民则是为了维持生存。多如牛毛的文物流失,复杂繁多的交易链,增大了追回文物的难度。

  公元前1万年,叙利亚曾是新石器时代文明中心。此后,这片土地又先后见证了腓尼基、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伊斯兰、奥斯曼土耳其等不同文明的兴衰。这里残存至今的1.4万余个历史古迹,不仅是叙利亚荡涤于历史长河后的深厚积淀,更是人类社会在多元文明中共生的不朽图腾。旷日持久的战火,令生灵涂炭,也让古迹损毁。叙利亚之伤,也是全人类的痛:保护这里的文物古迹,不仅是延续这个民族的记忆,更是在保护人类共同的文明家园。

  在刚性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良知是保护古迹、守卫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仅是交战各方,整个人类都应该行动起来。二战期间,希特勒大肆鼓吹种族主义,搜集西方世界“应该”属于德国的艺术品,并扬言摧毁被征服的民族的文化作品。为了保住人类的艺术瑰宝,1943年起,来自13个国家的大约400名艺术史学家或博物馆工作人员放下手中的工作,自愿前往欧洲战场,随着盟军一起搜寻可能在战乱中遭受破坏或盗窃的濒危文化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良知也让他们超越了敌我纷争,真正达到了“大同”的境界。起初,盟国士兵进入德国之后,并没有小心翼翼地爱护当地的文化古迹。来自美国的古迹卫士就编写教材,宣传和普及德国历史上的文化。多亏了这群“古迹卫士”,大部分被纳粹夺走的艺术品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一些非政府机构和个人正在设法挽救濒危的叙利亚古迹,但同损毁的速度相比,这些努力仍然杯水车薪。历经沧桑的文物古迹正在发出最后的求救,急需更多有良知的“卫士”行动起来,守护文明家园。这,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5日 05 版)
(责编:刘军涛、宋煦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