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刘晓飞: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要不止盯“数据”

2015年04月03日11:10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刘晓飞: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要不止盯“数据”

  进入4月份,北京、上海、天津和甘肃均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个地区公布了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剔除了“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含金量”较高。(4月3日中新网)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人社部实行的《最低工资规定》的一项刚性要求,周期为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可以说,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保障劳动者经济权益的制度性安排,是提高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劳工市场不断赋予劳动者更多选择的背景下,工资调整无疑为地方赢取劳动力资源增加了筹码。

  劳工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政府调控,让劳动力价格顺应市场价值而符合发展规律也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初衷。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盯调整数据,还要多关注劳动者面临的更多现实“瓶颈”。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水平已经排位靠前,但还是面临招工难问题,其根源往往在于没有提供较好的就业发展生态。

  首先,就业生态离不开有“说服力”的工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衡量最低工资标准的合理性不能只看排名。我们知道,最低工资调整大抵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相关,但缺少标准量化关系。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是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确定。这也造成最低工资标准容易沦为考核排名的“奴隶”,而缺乏与地方经济大数据的客观联动性。

  其次,劳动者权利的保障对于就业生态也至关重要。诸如欠薪问题、劳动者缺乏话语权问题,也应该是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一旦劳动者陷入讨薪难、诉求难的“怪圈”,最低工资标准将没有意义。

  最后,最低工资标准要充分兼顾企业的利益。只有企业效益好了,工资才有保障。对此,地方政府要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在加大培树企业力度的基础上。脱离这一根基,调整最低工资将沦为“空头支票”,因为通过调整税务结构,增强企业活力才是调整最低工资的力量之源。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固然值得点赞,但随着劳动力不断市场化,仅仅盯“数据”,看涨幅已经不能满足劳动者的“胃口”。与此而言,一些地方政府仍需在深化劳动力改革上努力。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