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新京报:没有张国荣我们陷入怀念危机?

韩松落
2015年04月02日02:39 | 来源:新京报
小字号
原标题:没有张国荣我们陷入怀念危机?

  越纪念,越忘却。那种纪念,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整队的过程,是用一个形象覆盖他真实形象的过程,怀念越多,覆盖越多,最终引向忘却。我们怀念的,很可能只是我们为“怀念”做出的各种努力和姿态。逝者是不需要花样的,需要花样的只是生者。

  张国荣去世十二年,怀念持续了十二年,像一种定期发作的病痛,每年三月前后就开始酝酿、发酵,像一场战争一样,暗暗布置下四面楚歌。与他有交往的新人旧人,有节奏地抛出新料,几段轶事,或者几张未曾公开的新照片,媒体则殚精竭虑地挖掘新料,准备新观点,以便在4月1日必然会出现的怀念大潮中引起注意。终于,4月1日前后,一切达到高潮。新发掘出的照片曝光,新的轶事引起感怀。就像旧曲重唱总得有新的编曲新的音色,总之,一切以新为要。

  在持续十二年的怀念中,我们看到的是殚精竭虑的“怀念张国荣花样大竞赛”,重点不在于怀念,而在于花样,必须要有新料、新动向、新观点。所以,某杂志的怀念专题,引起了吐槽,因为追念的落脚点依然是德艺双馨、无可替代,得出的结论依然是那个时代无法重来。在这场怀念花样大赛中,不但操持怀念的个人或媒体,陷入了花样无法翻新的焦虑,观众也时时陷入“还是旧时天气旧时衣”的不满之中。

  十二年时间,对张国荣的怀念,渐渐变成一场创作大赛,惊人之论不时被抛出,许多真假参半、来历不明的轶事开始出现,例如至今盛传不歇的阴谋论——张国荣是被谋杀的,还有假死论——张国荣只是厌倦了娱乐圈,以假死遁去。

  同样的怀念花样大赛,也发生在对别的偶像的怀念中,例如邓丽君,自从她在1995年去世,这种怀念大赛已经持续了快20年,每年都要有新花样,这一年是阴谋论——邓丽君也是被谋杀的,明年聚焦情感隐秘,下一年是生前没有曝光的录音室作品。

  我们信不过自己的怀念,我们的怀念,高度依赖新内容引起的注意,必须要用持续不断的新材料,来刺激自己的怀念,来为一场接一场“怀念晚会”制造或大或小的高潮,一旦离开这些新材料,我们就会陷入怀念的危机。

  逝者是不需要花样的,需要花样的只是生者。摄影家王轶庶曾说:“当事人双方只是菜,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各路厨师的手艺”。所以,专栏作家狠狠红在谈及张国荣怀念潮的那种趋向时说:“越纪念,越忘却”。因为,那种纪念,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整队的过程,是用一个形象覆盖他真实形象的过程,怀念越多, 覆盖越多,最终引向忘却——我们最终怀念的只是那个由我们创作的结果,我们怀念的,只是我们怀念的花样,我们感动的,只是我们怀念的姿态,和我们为“怀念”做出的各种努力。

  漫漫“怀念路”,如果没有新味精,如何刺激已经被磨钝了的怀念味蕾?没有新的助燃剂,如何让怀念增添新的兴奋点?曾经在2013年,张国荣逝世十周年时,爆出将要在纪念演唱会上发布一条揭开张国荣去世之谜的“惊天信息”的陈淑芬,显然也对这种花样大赛感到疲倦了,所以她已公开宣布,这将是她发起的最后一次大型纪念演出。

  而对于逝者,真正的哀悼是什么样的?大概是奥登的《葬礼蓝调》里所写的那样:“停止所有的时钟,切断电话/给狗一块浓汁的骨头,让他别叫/黯哑了钢琴,随着低沉的鼓/抬出灵柩,让哀悼者前来。”不需要花样,不需要殚精竭虑的呈示,也不需要焦虑。

  □韩松落(专栏作家)

(来源:新京报)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