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钱桂林:套上紧箍咒,让干部对司法不敢任性

2015年03月31日10:54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钱桂林:套上紧箍咒,让干部对司法不敢任性

  3月30日,中办、国办正式下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从记录、通报、追责三个环节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行为进行约束。规定提出,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可以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责。(3月31日《新京报》)

  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轰动全国的冤假错案。个中原因,除了部分司法人员素质不高甚至涉嫌腐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某些地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致使司法偏离了公正的轨道。中办、国办正式下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给领导干部套上紧箍咒,这让我们看到,我国的司法春天即将到来。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因而,司法不公与分配不公一样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担心和焦虑。一旦司法的威信被毁掉,对社会是非常可怕的,那我们还有什么地方能主持公道?还有什么地方可讲理?

  山西省信访局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通过对全省3112件信访案件分析排队,从案件反映的问题看,排在第一位的涉法涉诉占24.4%,司法不公最容易引发群众上访。那么,司法不公何以最能触动民众的敏感神经?这是由于司法公正是法律取信于民,是法官取信于民,是国家取信于民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社会公正,保障法律得以正确实施的重要关口。换句话说,民众之所以由于司法不公而上访是司法公信力流失的结果。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则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在我国,某些地方领导干部频频干预司法,有的以公函的形式为犯罪嫌疑人求情,有的则直接下指令施压,某些地方法院只能按领导干部的意思办事,沦为不折不扣的“葫芦僧”。

  任何公权都应该有自己的行使范围,公权干预司法,属于跨界用权,是一种违法行政。这不仅妨碍了司法公正,妨碍了政治文明建设,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疏远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违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怎样保障司法公正,除了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素质过硬的司法队伍,还有就是要为司法清除外部障碍,防止公权干预司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办、国办给领导干部套上的这道紧箍咒,必将让领导干部敬畏公权、敬畏法律,让司法工作者不再担心领导干部“乱敲木鱼”。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