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薛家明:足球进校园,首要是做好“加法”

2015年03月31日10:57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薛家明:足球进校园,首要是做好“加法”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对于改革的一项重头戏——校园足球,一些地方和学校积极响应,但不好的苗头也随之出现,那便是用足球项目替代原有的其他体育项目。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表示,开展足球活动,绝不是说不开展别的体育活动了,而只是让足球起到一个引领的表率作用。(3月30日《京华时报》)

  应该说,足球替代其他体育项目的担忧绝非是杞人忧天。随着足球改革方案的出台,一些地区又开始习惯性的大跃进。比如,河南计划在三年内创建1500所至1800所足球特色学校;成都市计划3年内完成“一条龙”足球梯队建设,既小学建立足球兴趣班,初中单列足球学生招生计划,高中省级二级以上学校招收校园足球特色班。然而,中小学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体育场地都相对有限。大力发展足球,必然会造成学校“厚此薄彼”,放弃原来的一些优势项目。

  那么该如何让各种体育活动在校园内共同繁荣呢?笔者认为,发展校园足球,重中之重是做好“加法”。首先,足球课要单独排列。目前我国首部中小学足球教材已编成,不久将进入校园,但倘若学校总的体育课时不增加,必然会挤占篮球、排球的授课时间。因此,要保证其它项目不被挤占,有保证足球的授课时间,只有单独增设足球课一途。其次是师资力量要做加法,确保足球投入的同时,确保各项目平衡、协调发展。

  当然,也有人会担心,单独给足球“加堂”,会不会影响文化课的授课。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目前,一些地区在教育教学中,因推行衡中模式而广受诟病。真正困扰教学,影响教育发展的问题是,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太少。单独增加足球课,以及相应的师资力量,这既是对足球运动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减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体育总局而言,发现问题固然可喜,但更要将问题化解到无形。因此,在顶层设计上,尽快出台有关足球的“加法”政策,并在执行上严密监督,确保足球与其它体育项目的相互兼容,协调发展。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