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国华:“代人扫墓”映照出传统习俗的现代尴尬
文|凌国华
清明节将至,网上出现不少提供“代人扫墓祭祖”的商家,服务甚至可以给客人现场“直播”祭拜过程,收费从百元到万元不等。昨天,北京晨报记者发现,网上提供此服务的商家不少,但少有人下单。同时,这一服务引起市民热议,有些人认为此做法漠视了扫墓的意义。著名民俗学家赵书表示,代替扫墓不能全否定,但最好市民亲自扫墓表示心意。(《北京晨报》3月28日)
离清明节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扫墓祭祖,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对于在厚重传统文化中浸濡的人们,自然有着别样的意涵。然而,同样让我们无法拒斥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新技术更新,给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冲击。拿清明节扫墓祭祖来说,如今网上出现了专门提供“代人扫墓祭祖”的服务,这就使清明节扫墓这种传统习俗遭遇到无法回避的现代尴尬。
扫墓祭祖是一种传统习俗。《论语》里曾子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追思离世的亲人和远古的祖先,对于淳厚民风道德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家国一体的观念架构中,慎终追远对于淳厚家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是形塑成人人格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这种观念与炎黄民族的形成互为依托、互相促进,聚合成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要精神支柱。在数千年历史激荡下,文化习俗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汇、融合与发展,已沉淀为民族文化血液中的因子。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传统文化讲究仪轨形式与心灵浸濡的融和,仪式须与心灵有机结合才能达致应有效果,这对清明节祭扫同样适用。然而,现代社会发展使传统文化习俗传承的土壤发生显著变化,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技术虽使得传统习俗发展的空间得以拓宽、深度得以掘深、方式更加多元,但经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是将传统习俗文化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生产技术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叠加,生活方式的网络化和碎片化共存,社会变迁在城乡间造成的不均衡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有双方在文化层面的隔膜乃至猜忌。这显然让传统习俗文化产生了不适感,且面临着不易摆脱的尴尬。
应该看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并非无缝隙的紧密衔接。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文化的,各种罅隙甚至鸿沟横亘在两者之间。别的不说,现代家庭结构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已然与传统社会不一样了,相对于传统社会慢悠悠的生活方式,如今的社会生活是急匆匆快节奏的,竞争压力是紧张繁重的,让人们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文化上都与传统生活产生了隔离感。一个独自在城市打拼的独生子,在老家父母所代表的传统习俗文化与大城市步履匆匆的现代生活之间,该如何打通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的梗阻,既延续传统文化血脉,也做到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游刃有余?
网络上出现“代人扫墓祭祖”的商家服务,不过是传统习俗文化在现代社会嬗变发展中的缩影。大家都知道清明节,可还有一个在清明节之前、紧挨着清明节的寒食节,不知普罗大众还有多少人记得,还有多少人知道其由来?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或汤圆),如果传统文化习俗都沦落到“吃什么”的境地,对于那些清明节“代人扫墓祭祖”服务的提供者和购买者,一味地指摘是否失之于空洞肤浅?毕竟,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文化在嬗变,如何化解传统习俗在现代传承中的尴尬,拷问着每一个步履匆匆而灵魂荒芜的现代人。
(来源:齐鲁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