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垃圾随你走

刚到韩国时,让我感触颇深的便是垃圾处理问题。在国内,因为一直住在大学生宿舍,平时都是把生活垃圾扔在楼层的大垃圾桶里,每天早上由保洁员来收拾,以致我对垃圾分类制度不甚了解。
第一次去首尔旅行,在旅馆,顺手把吃剩的鸡骨头和餐巾纸扔到一个垃圾桶时,恰巧被旅馆老板看到,对我进行了一通严厉的批评教育。
在韩国生活时间久了,对垃圾处理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韩国将生活垃圾分可回收垃圾、食物垃圾、大型废弃物品、一般生活垃圾,不同种类的垃圾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这么细致的划分,普通老百姓如何记得住、分得清呢?具体做法是,按类别尽可能详尽地举出常见生活垃圾,并明确告诉居民,哪些可以、哪些不能回收利用。为了鼓励大家将循环可利用材料分拣出来,有些地区对于不需专用垃圾袋存放的,也允许用普通塑料袋或直接放入公寓楼下指定的垃圾箱。对于食物垃圾,并不是所有的食物废弃物都属于食物垃圾,其中规定了厨房的剩菜、剩饭、水果皮屑等都属于“动物饲料”。因而,韩国主妇们尽量避免剩菜剩饭,对不能食用的残羹剩饭都下大力气挤尽水分降低其重量,即使在垃圾袋上随意戳一个孔,都没有污水流出,这样的食物垃圾才算合格。而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等大型废弃物,废弃之前需要先通知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经过检查、贴上标签、收取费用,然后由相关部门收走,有效地减少电子垃圾的二次污染。
韩国的垃圾分类和处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保证有效实施,从1997年起,实施了垃圾袋实名制度,每户人家必须在垃圾袋上标明住址、门牌号码及户主姓名。这样,政府职能部门很容易核查谁没有严格执行垃圾处理制度。除此,韩国政府还制定了十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被人检举有乱丢垃圾行为,须缴纳高额罚款,检举人还会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
浓烈的宣传氛围、严厉的处罚措施,让市民出行时,都养成了自觉把垃圾随身携带或带回家的习惯。在韩国街头,垃圾桶难得一见。所以,初到韩国的人,常常误把邮筒当作垃圾筒。韩国街头的邮筒随处可见,与我们国内的垃圾筒有几分相似,不懂韩语的人难以分清功能。
韩国街头、公园等公共场合,都没有垃圾桶。在这里,请让垃圾随你走。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9日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