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被“无节操标题”伤害了

2015年03月28日15:17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被“无节操标题”伤害了

  陈方

  大约5年前,一位朋友从报社辞职到一家网站做论坛。那时论坛多少还能聚集人气,朋友豪情万丈想干出一番天地。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但大家也都知道,转型,远远不是换个工作那么简单,“思维”一定是要转换的。私下聊天时,免不了和朋友开玩笑,做论坛,你可不能再端着架儿了,一定要放下“节操”啊!

  5年前,在网络平台上“放下节操”还是一句玩笑话,而现在“抛弃节操”似乎已成为显规则。微信公号风生水起,去年年底自己也难以免俗想体验一下做微信公号的感觉,于是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公号运营攻略”,这些攻略里无不提及标题制作的重要性。5年前,我在劝朋友“放下节操”时,他还强调一定要“守住底线”,而现在,那些“公号攻略”里基本没人提及“底线”二字,甚至一些成功的“号主”也在强调“放下节操”的必要性。

  终于有一天,我订阅的微信公号推送一条新闻时,我发现自己还是被无节操的标题伤害了。

  “惨烈现场!邯郸高速15辆车duang duang duang,2人当场死亡”。点击标题打开新闻页面,3月20日7时,大广高速邯郸大名境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2人受伤,新闻页面里也配了一些现场照片,大货车、小轿车堆砌在一起,惨不忍睹。但就是这则“duang duang duang”的新闻标题,让人很受刺激。

  一场交通事故,为了吸引眼球,“惨烈现场”和“duang duang duang”这样的网络用语搭配,是为了形容什么?难道是为了呈现15辆车相撞时的声响么?推送这则新闻的微信公号隶属一家报业集团,这个微信公号也是专业的媒体人在运营维护,可惜这样一个标题,一下子破坏了它的专业性,更不可能让人去体会媒体在报道这起交通事故时本应持有的悲悯情怀。

  “duang”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有谁能准确地表达清楚。就像其他网络流行语一样,有原因或者无厘头,它们就突然流行开来,流行一阵后便不知所终。如今网络语言铺天盖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人认为它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叙述结构,有人认为它伤害了汉语的纯洁性需要净化。我并不排斥网络语言与日常生活的交融,那些上不了台面的表达方式也不需要刻意净化回避,过不了多久,它们都逃脱不了“自然消亡”的宿命。但我不习惯并且有些反感的是,所有的表达都和网络流行语零距离接触,似乎没有和网络流行语搭界,就成了“社会弃儿”似的。

  一场惨烈的交通事故,有必要和网络流行语“duang”发生联系么?当然没有。网络流行语没有原罪,怪只怪媒体的浮躁。媒体有捕捉新事物的天性,新事物往往又流行在“社会前沿”,在很多媒体人看来,也许只有迅速捕捉到这些流行的东西,并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才能证明自己不落伍,甚至以此来标榜自己身处新媒体时代中的“新”。在盲从于流行事物的时候,却忽略了一味强调和新事物的结合,是否伤害到自己本身应持有的特质。

  这还算不上最可悲的。大多时候,媒体总在“教导”公众应独立于喧嚣的舆论外学会自主观察社会,但自己却在网络流行语中不能自持,甚至被网络流行语“殖民”。与“duang”形容交通事故的个案相比,这样的整体态势与惯性趋势才是最可悲的。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