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曙光:“能人”腐败猛于虎,利剑高悬正当时

“明星官员”仇和的落马使得“能人”腐败问题再次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先后查处了一批所谓官员中的“能人”,他们无不是胆子大、魄力强、有创新意识、敢抓敢管、雷厉风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难得人才。因此,有人对“能人”腐败持宽容态度,甚至同情落马的贪官,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为其鸣冤叫屈的声音。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拨开“能人”腐败的虚伪面纱,揭露其贪腐实质,认清其欺骗性和危害性,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相比一些“常人”、“庸人”,很多“能人”在落马前,都有着不俗的表现,顶着耀眼的光环。刘志军从一个养路工人依靠政绩一步步走上铁道部长的高位、张曙光在任期间主抓高铁引进和建设,成为中国高铁的“总设计师”、 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在主政揭阳时,曾经创造过被媒体称作“欠发达地区突破重围的成功模式”、湖北省原副省长郭有明主政宜昌近十年,为宜昌搬回全国文明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两块“金字招牌”、杨卫泽、季建业都曾经是显赫一时的明星官员、仇和的执政模式更是可圈可点,而正是这些“能人”,他们在聚光灯下思想开始滑坡,信念逐步动摇,从而走上贪腐的不归路,我们可以为这些“能人”误入歧途扼腕叹息,但对其贪腐决不可宽宥,因为“能人”腐败危害可能比一般性腐败危害更大。
首先,“能人”腐败破坏正常的政治生态。官场“能人”一般都较有魄力,然而却独断专行,容易树立所谓的“绝对权威”,大有独霸一方之势。这样的官员一旦成为一把手,往往会破坏党内民主,搞大权独揽,听不进意见,他们肆意践踏民主集中制,目无法纪、无视规矩,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对不顺意的人立马借事挤走,其他干部根本不敢提不同意见。如此行事,良好的政治生态被彻底破坏。
其次,“能人”腐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能人”官员在执政期间喜欢引进大项目、推动大工程、实现大建设,发展上讲究“快、新、超”,言语中必有为民请愿,报告中必提加快发展,如若确是言行一致倒也是人民之福,然腐败“能人”搞的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其出发点往往是为自己积累“资本”,既捞面子装门面、也捞里子中饱私囊。这些大工程、大建设、大项目很多都是快马加鞭赶出来的,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和可行性分析,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更缺乏应有的监督,往往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常常是大项目大腐败。而一旦资金链断裂或是出现人员变动则项目往往烂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再者,“能人”贪腐更易产生塌方式腐败。“能人”要实现其执政目标和树立个人的绝对权威,要大干特干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队伍、班子。要保证自己的意愿得到全面落实就必须有更多的“听话的人”,因此他们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绝对更为霸道。也更容易在主政之地
结圈子,搞山头,拉帮派。于是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就成为“能人”必须经营的官场链条,而一旦落马,就会有一批干部受牵连,形成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灾难性后果。
“能人”腐败猛于虎,利剑高悬正当时。“能人”为民做事当然是好事,然一旦把能力用在贪腐之上,就是国之惑、民之灾,查处这些“能人”的腐败,不仅仅是肃贪,更是对整个官场政治生态的一种重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反腐的道路上只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锲而不舍地抓下去,总有彻底“不敢”、“不能”直至“不想”腐的一天,神州大地也定会海晏河清。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