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叶祝颐:把公共自行车打造成现代城市名片

2015年03月20日08:34 |
小字号
原标题:叶祝颐:把公共自行车打造成现代城市名片

  文|叶祝颐

  北京市民可凭有效证件租公共自行车,外地来京游客又如何租车呢?3月18日,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目前,外地游客可凭身份证和400元押金,还有一张预存30元的市政一卡通,就可租用公共自行车。据统计,目前北京公共自行车已达21000辆,已有7个区可刷一卡通租用,并可以“通租通还”。公共自行车租赁采取“免费+低费”的模式,租赁1小时以内免费,1小时以上每小时1元。(3月19日《新京报》)

  破解“公交最后一公里”难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生活。看小事,实质上是城市是否注重保护公众出行权利的大问题。北京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将有利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推广。外地游客凭借二代身份证与市政一卡通也可以临时租车,并可以在七个城区通租通还,如是便民举措值得期许。

  其实,市民出行是否方便,也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我国是自行车大国,大部分人还买不起或者消费不起汽车,对自行车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即便城市道路修得再好,小汽车再多,自行车仍然是一种很好的短程交通工具。因为自行车除了环保、节能、经济、方便、灵活,弥补机动车的不足等优势外,还有强身键体的作用。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很高的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推广自行车,建设自行车道。

  满足民众出行需要,推广公共自行车,拓宽自行车道,让各种车辆与行人各行其道。这些看起来是小事,实质上是城市是否尊重民众出行权利的大问题。2012年9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曾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今后,新建或改扩建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要设置自行车道。对于不按规划建设自行车道的项目,不予办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政府在处理城市交通到底为谁服务,在城市形象与普通公众交通权利的问题上,如何摆正位置,这是一个导向问题,更是一个原则问题。城市不能为了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忽略自行车群体的利益,动辄封杀电动自行车。

  从理论上讲,城市并没有限制自行车的通行权利。但事实上,自行车的通行权利正在受到蚕食,与机动车相比,自行车明显缺乏足够的行驶空间。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经说:“新建道路没有自行车专用车道;有些自行车道过窄;机动车行驶中占用自行车道;机动车尾气污染影响骑车人健康;机动车停车位占用自行车道;在自行车道设置公共汽车站,导致公交车出入时影响骑车人正常行驶,并造成交通隐患。”这些情况使骑车人的路权不能得到保证,并损害了自行车的交通资源。当自行车与汽车在同一条道上通行时,自行车处于“弱势”地位,拿什么保证自行车人的权利呢?

  因此,我在赞赏北京等城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的同时,更期待城市拿出实际行动改善自行车的出行环境。城市不仅要注重自行车道设置,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细致的配套措施,保证自行车的路权,帮助自行车族重新树立上路的信心。如,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加大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力度,解决自行车停放难题,等等。让公共自行车成为城市新名片,让自行车族惬意出行。

  当然,要真正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除了推广公共自行车以外,关键要营造绿色交通氛围,让人体会到绿色出行的好处。除了自行车族出行不便以外,影响绿色出行方式深入人心的瓶颈还在于城市公共交通不发达。这依赖于城市建立完善、快捷的公交系统。比如,给予公共交通优惠政策,倡导公交优先的社会氛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质量,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公交、地铁经济实惠、效率高的优点,优化城市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等。

(来源:齐鲁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