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从路遥的穷困说起

2015年03月20日15:01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路遥的穷困说起

  过传忠

  过传忠

  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路遥又回到我们中间,他笔下那些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的命运,再一次感动着我们。我边看边想,这么穷困的日子,该熬出个头了吧?或者说,至少作为路遥,写了那么多作品,出了那么多书,还得了奖,总该脱贫致富了吧?

  未料到的是恰恰相反:直到英年早逝的那一天,路遥始终未能与穷困解缘。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得了“茅盾奖”,连去领奖的路费都拿不出,只好向兄弟借,而要买几百本作品送人,更是难死了他……

  稿费哪里去了?他应得的报酬呢?

  远的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作家们曾有过好日子,不菲的稿酬实实在在,连赵树理这样朴素的人也在北京买下了房子。可是好景不长,随着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跌价,稿酬和版税一个劲地下滑,到了“文革”,干脆取消了。改革开放以后,恢复了稿酬,但很有限,几次三番地呼吁,也不见有实际的增长。碰上路遥这样的老实人,家里人口多,负担重,又急公好义,怎么可能攒得下钱来?

  当然,耍笔杆子发财的也有。一类是本来就有地位、有名声、有权势,写作只是副业,人们有求于他,报酬就绝对不同一般。就跟演讲上课一样,同样讲个半天,有拿数百元的,也有能拿到成千上万甚至数万数十万的(那就叫“出场费”了),内中学问深着呢。另一类是特别有商业头脑的,与企业或事业挂钩,有了一本万利的收益,尽管也是动动笔,当然就不能同日而语了。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先例,陈皇后在汉武帝面前失宠,为了挽回感情,请司马相如写赋以感动“当今”,并出以千金高价,所以辛弃疾的词里有“千金纵买相如赋”的句子。但是这似乎已经超出了文学创作的范畴,机会也不是那么容易逮着,路遥也不会干这类事情。

  细想想,历朝历代,文学家还是穷困的多。陶渊明,杜甫,都够穷的。李白虽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日子,但始终也难发大财。最令人同情的是曹雪芹,耗毕生精力,完成了《红楼梦》,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不知道各出版社每年出版的《红楼梦》有多少册,倘把稿酬版税结算一下,也够他曹家风光几辈子了,但如今连后人也找不到一个。如果说,由于封建社会太长,商品经济不发达,中国长期没有稿酬,那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家们,总该发财了吧?是的,有发财的,但穷困潦倒的仍不少,巴尔扎克就欠了一屁股债。

  按劳分配,等价交换,应当是如今公认的原则,要贯彻它,维护它,就要依法办事,制定出有关报酬的法律法规,改变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意性。文化领域的分配不公似乎已习以为常,因此,路遥这样的反常生活反而“见怪不怪”了。应当改变,应当共同创造一个合理合法的“新常态”,以告慰路遥等人的在天之灵,也激励与抚慰像路遥那样的众多后来者,否则,人们是难以安心的。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