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罗杰:塑料“油麦菜”被“秒杀”缘于网络暴力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吉林大街和滨江中路交会处的路口附近,绿化带里摆放了很多塑料草,有网友质疑这种形式主义,也有网友称,盆景为城市增添了一片绿色。昨日,记者再次来到此处,发现花盆里的“绿草”已经被拔光。(3月17 中国新闻网)
之前在网络上就见到了吉林市塑料“油麦菜”的新闻和图片,在道路两旁原木色的大“花盆”中摆放着一簇簇塑料质地的“绿草”,“绿草”形状看似“油麦菜”,叶子细长而尖。乍眼一看,一片绿意盎然。众所周知,在这个季节的北国江城吉林,能看到一片片的绿色实属难得。然而,就是这样一片人造的“绿色”,在一夜间被“秒杀”拔光,剩下的只有盛满黄土的“花盆”,不仅让人唏嘘和惋惜。而至于拔光“油麦菜”的原因,“也许和新闻内容有关,也许是网络传得太火,影响不好。”工作人员如是说。显然,网络暴力成为了“油麦菜”被“秒杀”的元凶。
的确,当塑料“油麦菜”被曝光之后,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都质疑其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并给当地政府扣上了“畸形政绩观”的大帽子。相关部门迫于舆论压力,无奈之下只能将“油麦菜”拔掉。然而,被“拔掉”的不止是“油麦菜”,还有市民“赏绿”的机会和权利。舆论压力就这样演变成了网络暴力,而最终受害的除了“无辜”的当地政府还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众所周知,现如今,中国网民言论的活跃已达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舆论以其迅速、尖锐、互动的特点,显示了其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上,而是直接延伸和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直接影响到社会舆论,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网络上的思想探讨本是常态,但当讨论变成“暴力”,就会演变成不可估量的灾难。因此,在网络空间畅游的每个人都应该严格自律,明辨是非,理性言论,努力传递正能量。真正让网络成为文明理性的舆论场,而不是释放“暴力”的“舆论炼狱”。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