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中:取消“三好学生”奖势在必行

本周以来,长沙市中小学陆续接到长沙市教育局下发的文件,2014-2015年度中小学市级新概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开始。去年,长沙三好学生评选曾被要求取消。今年,曾被要求取消的评奖为什么又恢复了?三好学生评选是应该持续存留还是退出舞台?有的网友认为“三好学生”的评选搞了多年,一下子取消,不利于激励优秀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具体做法。也有的网友认为从实际评选过程来看,三好生评选弊大于利。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有些地方评选和小升初挂钩,已然变味,可以取消。对此,你怎么看?
三好学生评选最早可追溯到建国之初,1954年正式开始评选。从上世纪末开始,三好学生被附加了中高考加分的功能,从单纯的荣誉变成了有实际利益的评选。公众对其单纯性的质疑也开始多了起来。进入新世纪,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三好学生的加分功能又被取消。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三好评选的存废、利弊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多次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他认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有专家表示,评选三好生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学业成绩在三好学生的评选中依然占据主流,这容易让孩子产生成绩最重要的错误观点。
早在2011年寒假前,就有聊城市茌平县实验小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为全校每个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张奖状,奖状名称由学生、老师、家长商定,传统的“三好学生”评比不再进行。
长沙市去年也取消了“三好学生”的评比,不再评比“三好学生”之后,长沙天心区天鸿小学积极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个性订制学生奖状,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长的鼓励,成为最好的自己。记者采访了该校一2班的文超老师,文老师告诉记者:班上共有56名孩子,每个孩子都获得了奖状,学校要求人人获奖,至于评奖项目,学校提供了“运动之星、阅读之星、关爱之星、文明之星、自理之星、自觉之星、服务之星、艺术之星、创造之星、劳动之星”十星评奖建议,同时鼓励每一位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订制其他的奖励项目。例如一2班,就增设了“书写之星、朗读之星、课堂之星、进步之星和全能之星”5个项目。
今年,长沙市中小学曾被要求取消的评奖为什么又恢复了?据长沙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省教育厅要求,“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必须从本年度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中评选产生”,不进行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评选,就没办法参评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其它市州都没有取消市级评选,这样对长沙市的学生有些不公平。考虑到学生需要多元的评价体系,三好学生又是校园里几十年不变的传统评奖,长沙市教育局与长沙市公务员局进行了数次协商和沟通,还请市政府相关领导牵头召开了协调会,最终在上周敲定破例保留市级“新概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但不进行先进班级、优秀班主任等奖项的评选。
现在扬州一所小学也将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用另外一套新的学术评价标准取代,新标准叫做“种子学生”,在家里做家务、读报等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都能获得“种子”称号,集齐一定数量“种子”的学生,还有机会和校长共餐。
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取消“三好学生”奖势在必行。因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少数优秀生,而放弃大多数学习上的“贫困生”和“特困生”。素质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 用“与校长共餐”取代“三好学生”奖更有意义。
这是因为荣誉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你越鼓励他,他就越能发挥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学生之间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学校的班级之间能够做到以典带面,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能够从纵横两个方面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何乐而不为?例如学校给某个学生发了孝心奖,全校同学都会向这个学生学习,争取也让学校发个孝心奖,假如这个学生什么时候不孝顺了,他自己就会觉得可耻了。
每个学生都有特长,所以学生的奖项可以设计成很多种。例如爱心奖、文明奖、卫生奖、数学奖、语文奖、物理奖、音乐奖、体育奖、美术奖、劳动奖、发明奖、进步奖、计算机奖等,还有很多奖项可以设计,每一种奖项都能够获得对应的“种子”称号,谁获得“种子”称号越多,谁就有机会和校长共餐。这样做不仅能够让每个学生从各个方面发展和提高自己,激发每个学生在各方面的潜能,从而督促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够健康成长,而且让学生“与校长共餐”取代“三好学生”这样的奖励方式更新颖、更体面,激励作用和意义会更大。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