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广东创业大红包更倾斜于创新

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推出一系列降低就业门槛、激励创业的优惠措施。今年至2018年,省财政将安排25亿元用于创业补贴。初创企业经营者最高可获1万元培训资助,创业成功可一次性申领5000元资助,优秀创业项目更可获20万元奖励。
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客”一词火了。不少人还在纷纷询问“创客”是什么,广东省适时推出了创业创新的礼包,抢得头筹。从新政的细则来看,一是创业大礼够大,投入力度够猛。4年补贴25亿元,显示了广东对创新创业的极度渴求。二是补贴够细,红包实在。对于不同的人群分门别类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不仅有补贴的具体数额,还有放宽创业者入户条件、贷款、租用场地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三是创新点很多,包括政府可以入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导师制度等,极大提升了公共创业服务能力和水平。这些措施能实实在在惠及创业人士,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把他们“扶上马,推一把”。
在今年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稳就业就是保民生。面对今年创历史新高的749万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要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必须以创业带动就业。而对于人口大省的广东来说,面临着严重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也是加快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长远来看,对广东来说,在创业和创新的双引擎中,创新是更为紧迫和关键的任务。从这点上看,创业就业的大红包,不会撒胡椒面似地平均受力,而更有重点地倾斜于创新。
创客并非笼统指创业者,而是具有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那部分创业者。创客中可能蕴含着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创新的难度也更大。目前国内青年初次创业成功率不足10%,而创客们的创业成功率则可能更低。因此,也需要更多的扶持,不仅仅是资金上,还要提供更宽松的创新环境和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此外,创业大红包体现出了政府对创业创新的实质性支持,但还要看到,要增加就业,创业补贴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因为税费太高经营不下去而倒闭,又造成了一批失业人员重新进入市场求职。除了补贴,有没有可能通过减税的方式让这些有一定市场基础的企业能够继续经营下去,也值得考量。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