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放过这只兔子灯

2015年03月07日14:47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放过这只兔子灯

  朱绩崧

  “开学前两天就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短信,给家长派任务,说是过几天园里有元宵节庆祝活动,务必让宝宝带一个和家长共同制作的兔子灯来学校。”老同学张君在微信群里吐槽,“我一看就郁闷了,我哪会做那玩意儿啊。就是会做,哪里去找材料?就是有材料,哪里有这工夫?喏——”说着,他发了张书桌的照片,上面堆满了法律文书,“一个超级长的大合同要翻译!后天是‘死线’。”我们纷纷替他捉急,问他咋办。我还自告奋勇,称闲暇多,宝宝的兔子灯我来做好了,虽然我也不会,但可以现学现卖。哪知张君是一句风淡云轻:“经与老丈人研究决定:淘宝之!”

  张君说,宝宝一路托儿所幼儿园,每逢布置了手工任务、亲子活动,他与太太就是数日噩梦。两个人事业都很忙,但如果不做,那就是不给老师面子,宝宝的日子必然不好过;做吧,有心敷衍了事,可一想到宝宝带去的作品如果拿不出手,自卑的阴影慢慢笼罩住心灵,性格扭曲,麻烦更大。于是,常常在老师、老板孰轻孰重的问题面前纠结。

  老板催交翻译,生意场上司空见惯,为的还是能促成买卖,赚到钱。老师催交兔子灯呢?目的又是什么?总不至于只是为了让家长们有点事情可忙活吧,当然还是希望促进家长和宝宝的感情交流,让他们更懂得节日的意义。可节日的意义又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很多人,包括那些只会给家长布置作业的老师,没有深入去思考的。

  节者,制也,也就是今时我们说的节制。古人设计出“节”这个概念,让大家都庆祝,最早应该是提醒每个人,年岁又过了一阵,生命又逝去一段,切须珍惜剩下的光阴。那怎么珍惜呢?和家人团聚就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人世代谢,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最爱你的人(如果不出意外)会先你离开。那时你再想重温他们的关爱,永不可得也。所以,节日里尤其应该节制本为日常琐事牵扯去的精力,转而投注于最亲密的家人才对。

  节制意味着珍惜。再说这如今普通人家制作起来“工程浩大”的兔子灯。元宵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配合嫦娥的神话,于是有了这种灯。嫦娥应悔偷灵药,月宫没有后羿陪,只能与白兔为伴,所谓“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可这不正是她没有珍惜与后羿“在一起”的后果吗?所以,兔子灯的寓意就是“不如怜取眼前人”。然而,沧海桑田,依赖科技变得越发便捷的当代生活中,亲情的重要未必再要兔子灯来外化。多数家长平时已经够忙碌了,难得半日清闲,怎会不去亲近宝宝?制作兔子灯更不应该成为引起家长抱怨的由头。如果他们因为材料难找,工序麻烦,心生些许不快,免不得会对宝宝绷起脸,谈何天伦之乐?这恰恰违背了过节的本意。

  所以,我呼吁老师们放过这只兔子灯。要介绍传统文化,可请手工艺家来课堂扎给宝宝们看,也可让宝宝们动手参与比较安全的环节,譬如黏纸、点睛。要突出家庭温馨的意义,还不如少搞些这类多数只会拉动淘宝销售量的作业。试想,宝宝晓得老师作业的要求是和家长一起制作,家长却图省事去网购,拿到幼儿园交差了事,如此偷梁换柱,只问结果,对宝宝人格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呢?细思恐极!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