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财政收入五成为虚报应有下文

2015年03月05日00:06 |
小字号
原标题:财政收入五成为虚报应有下文

  昨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政协经济界驻地接受记者专访。董大胜表示,对中企境外投资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审计,而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五成为虚报。(3月4日《京华时报》)

  统计是人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地方财政收入报表更是中央认识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五成为虚报﹐不仅会使中央决策发生重大偏差﹐甚至有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真可谓是误国误民。为了遏制统计造假势头,国家先后出台了《统计法》、《公务员处分条例》、《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对统计造假相关责任人员的问责举措:对国家机关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将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按说这处罚的是够严厉的了,但是为什么去年某县还出现了,抽查的39家联网直报工业企业,2013年工业总产值上报数合计44亿元,而检查数合计只有5.8亿元,差错额高达38.2亿元的严重情况呢?原来有领导认为,别的县都虚报,自己县如果实报,数字就会很难看,上级会责怪,干部群众会议论,还要失去评优、评先资格。造假,处罚官员的最高级别是县级,且处罚止于行政处分、罚款,迄今未见到追究刑责的先例;不造假,上级会责怪,大会批小会批,失去评优、评先资格,甚至会被摘掉乌纱帽,如果你是领导,你咋整?所以说消除统计造假,必须标本兼治,综合考量,才能净化统计环境,遏制住弄虚作假的势头。

  首先,建议逐步撤销地方统计局,建立自上而下的统计垂直管理体系,强化地方调查总队职能,经费上独立于地方政府。通过终合考量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等经济指标研判统计数字,并将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汇总及推算过程等公开公示,使其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提升识别造假的敏感度。

  其次,加大对统计造假的法律惩治力度,激活“严重统计造假可追刑责”条款。对严重数据造假或以构成滥用职权罪,或以玩忽职守罪中进行公诉,决不能让造假要追究刑责的“利剑”始终不出鞘,而要让弄虚作假受益者付出足够的代价。

  再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体系﹐改进政绩评价标准和干部考核机制。要根据各地实际综合考虑生态建设﹑民生建设﹑社会和谐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只有克服“数字出官”的统计制度缺陷﹐才能彻底消除统计造假现象。

  文/高世鹏

(来源:红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