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的人儿

董纯蕾
这阵子迷上了一部广告片。那里面悠悠扬扬地唱着一首老上海的歌,第一句便是:心上的人儿,有笑的脸庞。这首歌,叫作《永远的微笑》,“歌仙”陈歌辛写给爱妻的歌,原唱周璇,后来翻唱过的人无从计数,罗大佑、蔡琴等等均在其列。
广告的剧情其实很简单,目标商品是那最著名的数码设备。清纯可人的妙龄少女,在老宅大扫除时发现了祖母录制于1947年的试音黑胶碟,唱的是当年的名曲《永远的微笑》。眼见韶华不再、目光中难掩落寞的奶奶,姑娘用数码设备及其软件重新混录了当年的老唱片,将自己的吉他弹唱插入其中。奶奶与孙女唱着同一首歌,亦怀旧亦青春,如此温暖。当奶奶听到时,惊喜与感动盈满整张笑脸,恰如那首歌的名字。
同样是由现代科技“领衔主演”,这个故事里的两代人实现了时光的穿越,而不似那些席间只见手机不见眼前人的团圆饭、那些只顾着抢红包将拜年电话统统抛诸脑后的除夕夜……新科技曾不止一次“谋杀”了美好的旧时光,那些值得留存的传统。譬如,相机让绘画成了几乎只有画家才会去做的事,数码相机又将胶卷打入影像时代的冷宫里,结果是——对平日里唾手可得的美,你不再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它们不再是你“心上的人儿”。我知道,触动自己的,不只是亲情的温暖,还有那些将旧时光视为“心上的人儿”的新科技。
人是如此,城市亦是如此。再建多少栋摩天大厦,再设计多少前所未见的异形建筑,也未见得能打动多少人。倒是一年比一年少的老上海建筑,让越来越多人留恋、珍惜与钟爱。高科技堆砌的新大楼,不及有故事的老房子有价值。城市的失忆,才最令人伤心。我猜,那些在老房子的废墟上走红起来的涂鸦,也有这个道理。
我们早已习惯沦为高科技的小白鼠,被一遍遍地试验、迎合与消费。于是,所谓传统、旧时光、还有那些古早的事与物,能在新科技里焕发新生,便尤其难得。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也不是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而是全心全意要让“心上的人儿”拥有“永远的微笑”。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