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北京晨报:快速破案遭吐槽的思维窠臼

王丽美
2015年03月02日01:04 | 来源:北京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快速破案遭吐槽的思维窠臼

  法国专家的车内财物遭撬盗,存储有重要办公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丢失。记者从太原公安杏花岭分局获悉,接警仅仅10余小时警方便将犯罪嫌疑人抓获。(3月1日《山西晚报》)

  破案神速,理当褒奖,但因为失主的外籍身份,让这一则快速破案新闻置于舆论漩涡。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每案必破终是神话,而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我们自己所历所闻,有一些盗窃案石沉大海,但每天也有不少被盗失物在警方的行动中得以完璧归赵,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只是因为人口庞大,案件复杂多样,除非特别一些具备眼球效应的新闻,很多盗窃案侦破与否往往不被关注而遗忘。

  此案很容易联想到2012年日本友人在武汉丢失自行车一案,有网友评语精辟:这个新闻是来拉仇恨的。果然,原本赞扬警方工作的短小新闻却引发网友强烈围观和吐槽,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单单这个不起眼的新闻脱颖而出?这个案件有何平常或不平常之处?“警察快速破案”为何不赞反批?

  外籍友人失物快速找回,最便利的联想词即是“超国民待遇”,很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窠臼。“快速破案”遭吐槽凸显异化社会生态,一方面公安部门要改善服务态度,提高破案效率,强化治安力量,严打盗窃频发的顽症,让所有普通市民都能感受快速破案的神奇,提升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摒弃“超国民待遇”亦须平和、公正的国民心态,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实事求是,客观公允,不以偏概全,不随意扭曲放大,当用一种与时俱进、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类似案件和其他社会问题,或许能发现事情并非我们臆想得那么糟糕。

  王丽美

(来源:北京晨报)

(责编:董晓伟、王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