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警车”背后是否暗藏车改真问题?

最近,有网友在微博曝光一组河南信阳警车在一家婚庆公司门前卸货的照片。网友称,该警车摘掉了车牌,卸货之后迅速离开。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随后通报称,经查该车辆是信阳市浉河区区委群工部公务用车,属违规喷涂安装警用标识;当时开车送货的是长期在浉河区群工部工作的老城公安分局民警李万欣。目前已被执行禁闭五天,并给予其行政记过处分,该车已被信阳市公安局暂扣。(3月1日中国广播网)
信阳官方的回应,无非是想把自己从舆论漩涡中摘出来——公车私用是真,但不是警车私用;涉事警察并不在公安局上班,而且已受到处罚,妥善解决。但这无疑留给人更多、更大的疑问,在各地普遍反映警力不足的当下,警察凭什么长期“借调”到政府部门工作?一个真警察,开了一辆假警车,直到网友曝光才被调查,警方当真没责任?
其实,把公车喷涂成了警车,安装警灯喷涂警用标识,并非是简单的刷油漆。首先,《警车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严禁非法涂装警车外观制式,非法安装警用标志灯具、警报器。而修理厂在接活时,要留下行驶证等相关资料备案。显然,有相当背景撑腰,修理厂才可能趟这个浑水。其次,必须要取得单位领导的同意,才可能行动。再者,公车改涂成警车,还必须取得警方默许,才能在路上畅通无阻。
可见,公车喷涂成了警车,背后必然有“大鱼”在暗中撑腰。同样,民警李万欣穿越到浉河区区委群工部上班,也一定暗藏猫腻。目前,肇事民警已受到行政记过处分,而涉事“警车”也被查扣。但显然这只是在“伤及皮毛”,有关部门更该深挖一下,公车喷装成警车与民警“借调”到政府部门当司机,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假警车”背后有没有公车改革真问题?
新通过的公车改革方案明确规定,2015年底,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这反映了中央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与勇气。而且,大多数单位都理解支持这项政策。但依然有一部分人怀有抵触情绪,甚至变通以对。因此,公车涂装成警车,也是一个警醒——在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同时,会不会有领导打起警车等特种车的主意。相关方面一定要意识到,公车改革并不是拍卖完一般公务用车就是终点。只有加强监督,真正让越轨的权力受到惩罚,才能让公车改革善做善成、善行善果。
文/薛家明
(来源:红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