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辰:反腐微生态,“廉政短信”值得收藏

昨天,南京市市管以上领导干部的手机上均收到这样一条“廉政提醒短信”。该短信落款为“中共南京市纪委”。这是该市首次以“市纪委”名义向全市市管以上干部普发“廉政短信”。(2月14日 中国新闻网)
俗话说,“警钟”常鸣,才能“警笛”不响。然而,不少“耳朵背”的官员习惯将纪委监察部门的告诫提示视而不见,将铁规禁令当作“耳边风”,更有甚者,胆敢把“廉政短信”拉入黑名单,实在不该。当下,南京市“廉政短信”的公然亮相,让大众为之叫好,如此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常态”无疑会赢得各方竞相点赞。在笔者看来,节日期间的反腐微生态:“廉政短信”值得收藏和点赞。
“常拉袖子,方能悬崖勒马”。如今,南京市纪委向市管以上干部发送廉政短信,目的在于“拉袖子”,起到反腐警示的作用。将廉政宣传内容以短信的方式推送至干部的“手掌心”,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务实之举,极大地方便了党员干部实时关注反腐动态。据介绍,此后,该市纪委将每周发送一次廉政短信,逢重大节日还将有针对性地增发一条提醒短信;在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期间,增发一条会议精神解读短信。这诸多实在举措无不诠释着节日反腐的警钟必得常敲。
“常敲警钟,方能河边不湿脚”。当然,“廉政短信”也不是万能的“防腐剂”。顾名思义,重在提醒,可能不是根治腐败的良方,反而会因为频繁的收到此类短信而被“拉黑”,被归入“垃圾短信”的行列。而每个人看了短信后,是否能够及时的进行反省,才是廉政短信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基于此,不妨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廉味儿”进行解读,并且定期收集干部们对于短信内容及质量的反馈信息,加以改进,如此才能让廉政短信更有“亲和力”。
“常念紧箍咒,方能守住廉关”。试想,“廉政短信”恰似常伴官员身边的“警示器”,时刻提醒自己过好“廉节”,把好“廉关”。为此,要真正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增强廉洁意识,以身作则带头严防“节日病”,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率先垂范,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而促进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这样,“廉政短信”才真正实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怀与警醒。这,也正是民心所盼。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