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大家手笔:警惕羞耻心钝化

张锡勤
2015年02月13日03:2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羞耻心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是非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知耻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人之所以为人最基本的道德自觉之一。知耻是各种道德素质、情感中最基本、最重要者,是个体道德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前提之一。所以,我国古代思想家无不重耻,将教人知耻视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孔子的名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德治之所以有效,能起到治本的作用,是因为它能使人树立羞耻心;一旦人皆知耻,社会治理就不困难了。相比之下,《管子》的话说得更为透彻。《管子》将“耻”列为关乎国家存亡的“四维”之一,把知耻提到最高的高度。知耻为什么如此重要?《管子》作了这样的说明:“耻不从枉”“不从枉,则邪事不生。”就是说,只有知耻才能远离邪妄;人皆远离邪妄,自然“邪事不生”。

  《管子》的“耻不从枉”说十分深刻。这是因为,人若知耻,便能因求荣免辱、维护自身尊严的内在需要而自觉约束自己,不为所不当为。正如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因为这种约束来自道德主体自身的内在需要,其作用、效果较之于法律等外在的强制性约束更大。所以,我国古人又有“五刑不如一耻”之说。知耻心是建立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道道德堤防。这道堤防若能稳固,则可做到“邪事不生”;反之,这道堤防如果缺口崩溃,各种丑恶就将横行于世。一个缺失了起码羞耻心的人,必将无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以至于肆无忌惮、无所不为。这是很可怕的。在古今中国人的话语中称他人“无耻”是非常严厉的责骂、鄙视,原因即在于此。所以,古人一再告诫人们:“人不可以无耻”“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

  知耻不仅能使人“不从枉”,还能激励人奋发向上。这是因为羞耻心不仅使人“免辱”,而且激发人“求荣”;不仅使人憎恶丑恶、卑劣,而且使人向慕美善、上进。所以,知耻心又是与上进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耻心能使人因羞愧而奋发,因追求更高的目标而自我鞭策,激起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自强精神。所以,古人一再说:“人必有耻而后能向上。”知耻心的这种激励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知耻心对完善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十分重要。从孔孟起,我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高度重视羞耻心的教育、提倡,认为“耻者,治教之大端”。顾炎武甚至认为,在礼义廉耻这“国之四维”中,“耻为尤要”,乃四维之本。无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知耻的悠久传统。这是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扬的。

  毋庸讳言,羞耻心逐渐淡化、弱化、钝化是当今社会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一些人或因荣辱观错位,不知何者为真荣、何者为真辱,不择手段追逐虚荣;或因义利观颠倒,为求不当利益而不顾人格尊严。尤有甚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惜采取种种卑劣手段,不以为耻,反以为能。在他们心目中,崇高乃是迂腐,卑劣反是能耐。今天社会所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与羞耻心的钝化、缺失是有直接关系的。

  一个人皆知耻的民族是成熟的、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人皆知耻的社会是文明、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社会。今天,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我们必须警惕羞耻心钝化、弱化现象,每个人都有责任加固、筑牢羞耻心这道心中的道德堤防。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13日 07 版)

(责编:宋煦冬、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