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北京晨报:汪峰为什么这么想上头条

蔡辉
2015年02月10日01:11 | 来源:北京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汪峰为什么这么想上头条

  人们创造仪式、利用仪式,皆因其背后隐藏着利益空间,需要通过排他性的仪式兑现出来。不改变这个基础,即使暂时收敛了,明天仍会春风吹又生。

  在花费不菲的生日派对后,汪峰终于上了头条。不论如何,对这桩喜事应送上祝福。

  婚姻是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尊重婚姻,就是尊重传统,尊重我们自己,不论时代怎样变迁,在人类的内心中,总会有一份对爱情与婚姻的美好憧憬。

  但,更多的人会选择低调、平实、私密的方式来庆祝,因为爱是两个人的事,它不是炫耀品,不是合同书,也不是肥皂剧。买不起9.15克拉的钻戒,不等于爱就是廉价的,相反,珠光宝气的包装下,亦常有虚假的爱。

  可奇怪的是:明明是私人事务,却偏要装扮成公众节日,甚至越是“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越要拿出郑重其事、冰清玉洁的态度。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我们正悄悄步入“仪式社会”中。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仪式,仪式可以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效率。众所周知,一边挤地铁一边张罗上亿生意的人,与满嘴脏话却高呼“爱国”的人,都是不靠谱的,我们会“本能”地退避三舍,事实如此,我们都在用“有色眼镜”来过滤和处理信息。

  然而,在利用仪式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防被其绑架,毕竟仪式提供的是不真实的信息,会误导人们的判断与行为,深陷其中,则一个社会就会呈现出虚荣、浮躁、庸俗、夸张等面相,人们会习惯性地通过操作仪式,来实现其个人目的。

  再美好的誓言,如果被推翻数遍,还会有人相信其真诚吗?再华丽的辞藻,如果被反复运用,还能打动人心吗?可是,有了过于高调仪式,就可以推翻常识,就可以遮蔽前史,于是,熟手也获得了新人的身份,也拥有了滥情的空间。

  仪式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当内心的坚持被转化物质消耗的力度,必然推涨奢侈、浮华之风,仿佛感情越浓烈,就越要烧钱,可问题是:如果连爱也要通过“头条”来表达、沦为有钱人的玩具的话,那么,一个社会的信任基础将如何建立?我们该怎样不迷失在相互的猜疑中?少数的“头条”资源,皆被无聊和虚假的情感所占据,这真的是社会之福?

  中国在高速发展中,但这个发展常常被简化为经济发展,忽略了传统、历史、文化、社会等的同步进步,这为“仪式社会”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此外,在我们的教育中,“用仪式替代理性”的痕迹比比皆是,一旦我们没有勇气面对并反思时,常常会用一个仪式来搪塞,结果是让“仪式思维”潜入到我们的习惯中,甚至转化成为一种自觉。

  要避免走入“仪式社会”,就要打破仪式的回馈机制。人们创造仪式、利用仪式,皆因其背后隐藏着利益空间,需要通过排他性的仪式兑现出来。不改变这个基础,即使暂时收敛了,明天仍会春风吹又生。

  蔡辉

(来源:北京晨报)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