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的便宜药说起

陈媛媛
据媒体报道,陆勇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每月需服用一盒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名为“格列卫”的抗癌药。但这种药很贵,差不多23000元一盒,且医保不报销。一个偶然的机会,陆勇发现印度的仿制药价格低廉,仅为3000元。此后,陆勇不仅自己从印度买药,还帮助上千名病友从印度买药。可谁都没想到,日前,陆勇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公诉。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国外买药而遭公诉了:2014年11月,南京一家著名IT企业的硕士夫妇,利用公司派驻印度的便利,代购抗癌药,后被警方抓获;2013年5月,一位曾留学印度的中国籍硕士毕业生,因做印度药代购生意,被江苏淮安检方以涉嫌销售假药罪依法批捕;当年10月,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判处一名非法销售印度抗癌药的药贩有期徒刑8个月……
违法必究,无话可说。但由此也让人思考,印度的药为何那么便宜?国人为何频频铤而走险去印度买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制药领域,我国与印度可是曾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小伙伴,可现在印度已甩出了我们几条街,就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为其“点赞”。
不要以为印度制药业的发展就是单纯地“山寨”西方制药巨头的产品,相反,他们走出了一条具有印度特色的新路。印度制药业的腾飞,首先得益于《印度专利法》的实施。多年来,印度政府一直以“促进健康公平”为由,抵挡住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在法律上为其国内企业的药物仿制大开绿灯,这无疑为穷人争取到了最大的生存空间。也让包括兰伯西实验室、太阳制药等100多家印度药企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为下一步的药品创新积累了雄厚的资金。
事实上,印度公司早就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所以在逐渐增大对研发的投入。目前,印度大型医药公司研发投入已达到10%左右;同时,对于实验室里的核心技术人才,公司也尽可能提供最优厚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予以挽留、鼓励研发。反观我国的制药企业,在研发方面的平均投入只有不到1%,而像华北制药、山东新华等老牌药企,也很少有研发的项目,不少制药企业甚至没有设立研发部门。
印度制药从做仿制药起家,最初因为专利问题饱受制药巨头联合抵制。但他们在研发方面的努力,让他们成为全球药品主要出口国。风物长宜放眼量,目前我们制药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眼光放长远,不要再满足于销售,做低端的山寨药,而要将目光放到研发上;同时,国家也要在医药领域出台相关的减免税政策、法规,支持这些药企的发展。我们不希望中国药企只是满足于在低端药品市场生存,更不希望看到中国人治疗某种疾病,只能依赖国外的高价药,或是冒着被判刑的危险从印度“偷渡”药品。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