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八木:“反腐英雄”蜕变成阶下囚说明了什么?

从警18年,因在打击沈阳刘涌黑社会案件中荣立一等功,从县委“一把手”最后升任为副省级城市的检察长。在19日沈阳市检察院原检察长张东阳涉受贿罪的一审判决现场,张东阳因“长期与腐败作斗争”而被一路提拔的工作履历,引发特别关注。(1月20日《京华时报》)
一个有着18年公安系统工作的经验的老干警,曾经因为打黑还荣立过一等功,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的打黑英雄,一名县委书记直到走上副省级城市的检察长,按理说,他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应该知道贪腐的代价,但他还是没有抵住金钱的诱惑,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成为了阶下囚。他的事件再一次说明,面对贪腐,任何人都必须提高警惕,不管你处于什么位置,不管你曾经做出过多少优异的成绩,只要心中有贪念,就一定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纵观张东阳腐败之路,并不是当上检察长后才产生的,在他当县委书记时就已经开始了。他长期在司法纪检部门工作,知道如果规避党纪国法的追查,把自己的反腐经历当成了避罪经验,这在全国来说还是首次。他不是象其他普通贪腐案件一样,通过允诺给予帮助到收钱再到实施帮助,而是通过“斡旋受贿”,就是本人不直接出门,而是通过其影响力,让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给予帮助和关照来达到帮助别人的目的。
缺少有效的监督是张东阳走上不归路的重要原因。不管他是当沈阳市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还是当辽中县县委书记,都是他在监督别人,而别人对他的监督基本处于空档状态。特别是其在辽中县当县委书记多年,“一把手”权力在无监督的情况下被无限制扩大。虽然他也知道有些事不能干,却还是选择“斡旋受贿”的方式,利用其书记的影响力来达到帮助亲友的目的。
张东阳案件说明了什么?说明过去再多的光环都是过去,都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常警惕理想信念的缺失和思想上的滑坡。作为一把手,要坚持放低姿态,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这既是对党组织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任何将权力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的行为都必将受到严厉的打击。
从张东阳案件中还可以看到,对县委书记这个“一把手”的权力制约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县委书记的权力边界范围到底在哪里?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将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置于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有效遏制和杜绝一把手腐败的产生。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