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李海丰:变味的“人情债”需要制度来减负

2014年11月06日09:58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李海丰:变味的“人情债”需要制度来减负

  “我们家去年一年收入才2万多元,光送礼就送了近3万元。”重庆市城口县庙坝镇兴旺村村民李习琼谈到“送礼”很无奈地说。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被“人情债”困扰的不止李习琼一人。2013年,城口县庙坝镇共操办各类酒席1063次,收送礼金6300余万元,而全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和才9300万元。(北京晨报11月05日)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被世人认同。自古以来,“礼尚往来”都是人们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可以说是一个人情社会,你来我往的人际交往很频繁,按理来说,人逢喜事,邀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无可厚非。但是,近年来,基层名目繁多、大操大办的“红白喜事”愈演愈烈,如:结婚喜、添子喜、满月喜、周岁喜、生日喜、贺寿喜、乔迁喜、升学喜、参军喜、高升喜等“红白喜事”都要设宴摆酒,借机收取人情礼,正常的人情往来逐渐异化成畸形的人际关系,甚至滋生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礼金的多少也沦为衡量感情厚薄、关系深浅的砝码。可以说,这股歪风不仅成为民众的沉重负担,而且败坏社会风气。

  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正常的人情交往变了味?笔者认为,首先受“一家有喜,众人送礼”传统封建习俗的影响,无论“红白喜事”都把亲戚、同事、朋友甚至有过一面之交的人请过来设宴招待,很多人碍于面子不得不随份子。其次受盲目跟风、暴富心理、攀比心理、回收心理影响,无论“红白喜事”,事事必举行宴席,特别是儿子结婚、大老板或官员家办喜事,讲排场、比阔气,否则很丢面子。最后受巧立名目,索回“人情债”影响,送出去的人情要想办法索回来,通过挖空心思去找“喜”事,巧立名目,设宴收礼。于是,由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向其它方面演变,一来二去,你来我往,其规模愈演愈烈,礼金数目越来越大,如此恶性循环,将人情消费推波助澜。

  “人情债”使社会风气恶俗化,是文明建设的不和谐音,已经直接损害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透过记者调查发现,群众迫切希望能够刹住这股歪风,破除陋习,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变了味的“人情债”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理性、合理的消费观念,少追求面子消费与人情消费,多去挖掘事情背后的文化本质和内涵。其次还需制度来减负。一方面要由政府下禁酒令,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治理大操大办等不良社会风气相关规定。以干部带头、群众参与为突破,通过齐抓共管与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勤俭节约、文明向上、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真正淳朴民风、端正党风政风,树立文明新风。另一方面村委会可以通过制定能接受的村规民约,在治理陋习中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各地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村务公开栏等平台,向广大群众宣传人情消费恶性循环的危害性,提倡婚丧事简办,小事不办,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除陋习树新风,才能回归“人情”本真。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