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夜,孙先生(化名)向新京报爆料称,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一语文老师向小学二年级学生发放了一份反堕胎刊物,刊物中充斥大量人流、堕胎、二奶等词汇,同时还有大量令人不适的图片,自己孩子看后被吓得想哭。(11月5日《新京报》)
不用说孩子是脆弱的,图片都可以吓得他们“心里难受得想哭”。但脆弱的孩子是不是该教育引导,让其学会坚强?若能让孩子“坚强些,再坚强些”,对“吓哭孩子”显然施教比讨说法重要。
孩子被反堕胎刊物吓哭,家长心情几何?不排除好多家长会因此而抓狂,恨不得立即将反堕胎刊物撕得粉碎,或者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也不排除有的家长会为此向学校讨要说法。毕竟爱子心切,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激愤之余家长也不妨冷静下来,想想如何化“坏事”为好事。比如可以为孩子开展生命教育,让他们明白生命是娘胎给的,堕胎就意味着失去生命,使他们懂得生命永远高于一切,每个人必须珍爱生命。还可以见缝插针,为孩子开展坚强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孩子坚强起来了,对生命更加珍爱了,那么“反堕胎刊物吓哭孩子”又何尝不能转化为一件“好事”?
教育孩子绝非全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个性、品德和修养。孩子被吓哭压根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家长不能因孩子“心里难受得想哭”就自乱阵脚,这正是引导教育孩子的好时机,不妨先来一番“孩子为什么会被吓哭”的思考分析,再来一场“怎样让他们下一次不被吓哭”的引导教育。
以此言之,对待“吓哭孩子”,及时施教似乎比讨说法更重要。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