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就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法治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政法综治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政法综治工作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11月4日《湖北日报》)
转型期的中国,平安不仅仅是犯罪率低的数字量化,更是人民安全感的心理体验,平安不再停留于治安良好的稳控局面,还应有完善的矛盾化解机制和制度体系来保障公众的利益。而这些都需要法治提供引领和保障,可以说,法治是平安中国的“守护者”、“导航人”,为其“保驾护航”。
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在武汉召开,在各地平安建设工作经验分享的同时,法治工作的深入探讨,也为综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道出了真谛。“武汉会议”是继四中全会法治中国建设的再次发力,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的再度谋划。这意味着在平安中国建设中,将主要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来推进工作,让“法治”成为常态。
深化平安中国建设,要坚持源头治理、固本强基、法治化引领。检验平安建设的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能否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以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为导向,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消除隐患,切实解决好影响社会治安与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让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起人们心理的安全城墙。
深化平安中国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法治思维、改革创新。从信访难题到平安校园,从食品安全到网络犯罪,要善于把握问题的实质,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基层自治作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用法治思维提升平安中国建设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深化平安中国建设,要完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政策制度。建立科学的立法体系,打造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是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重要前提,“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一切有法可依,是解决“信访不信法”的根本途径。因此,平安中国建设要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矛盾化解中,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原则,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工作制度。
法治,是平安建设的保障,没有法治,平安只会是“纸上谈兵”。我们期待法治中国与平安中国的“并驾齐驱”,让法治守护平安的根基,让平安为法治增添一抹色彩。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