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领导电话,是与其沟通的一次机会,拿捏得当,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尤其在大机关里,有的人工作好几年,可能和‘一把手’都没有单独说上话的机会。”(10月30日廉政瞭望)
一个电话而已,竟然能衍生出这么多的“学问”,着实让人惊叹,果然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小的一通电话,既考验了对对方的态度、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还有最重要的,为人处事能力。
这让人想起了当年甚嚣尘上的“官场酒文化”,一些地方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顺口溜:“不会喝酒,前途没有;一喝九两,重点培养;只喝饮料,领导不要;能喝不输,领导秘书;一喝就倒,官位难保;常喝嫌少,人才难找;……”、“酒杯一端,政策放宽”、“能喝半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要提升”。
虽然都在不同领域,但是“电话经”和“酒文化”所透露出来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领导至上或者说是权力至上。因为要获得领导的好感,所以才会有陪领导喝酒的段子,因为怕得罪手握实权的领导,所以才会如此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的“电话经”。
其实这样的“电话经”已经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位于最高的领导不管使用何种电话,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位于基层的干部则必须要时刻严阵以待,不仅不能错过任何可能的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而且还要保持警醒,万一没听出领导声音还得面临被处理的结果。
所以,官场的“电话经”还真不能随便听,必须要“侧耳倾听”,这样连电话都需要小心翼翼的官场,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生态了,我们从其中听到了权力的嚣张,听到了权力所有者的随心所欲,也听到了底层干部的辛酸,听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听到了官场权力文化的声音。
因此,对于官场的“电话经”绝不能掉以轻心,这样的不正常代表着的就是“人治”已经远远大于了“法治”,电话接得好不好都与个人前途命运相关,那还更何况与领导的亲疏关系?那么,就应该对症下药,从制度的层面规范权力运行,真正让电话回归正常,让领导能够正常打电话,干部能够正常接电话。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