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鲁明:莫让“虐待”乌云黯淡了“夕阳红”

2014年10月29日17:12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鲁明:莫让“虐待”乌云黯淡了“夕阳红”

  据沈阳一市民反映,于洪区吉祥敬老院有一位86岁的老人睡眠不好,于是工作人员给她吃了安眠药,第一次吃了一片没什么作用,后来又加了两片拌在饭里吃,有一天老人走路摔倒了,摔得挺严重。目前,老人出现呼吸衰竭,在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表示,老人服用的药主要用于抗焦虑,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该药物可能促发老人呼吸衰竭,但具体结果要通过药理鉴定才能得出。(10月29日中新网)

  敬老院,本应为老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贴心的养老保障,近年来却屡屡出现设施不全、服务不周、态度冷漠甚至动粗施虐的现象,不禁让人唏嘘叹惋。原本是老人安度晚年的栖身之所,如何成了其遭受虐待之集中营?原本是子女寄予厚望的信赖之地,如何成了其担惊受怕之伏魔窟?

  政府支持敬老院,是出于对养老事业的关注;社会帮扶敬老院,是出于对孤寡老人的关心;老人进入敬老院,是出于对其寄托和依赖;子女选择敬老院,是出于对其信任和期待。然而层出不穷的“敬老院事故”不仅辜负了社会各界的信赖,还将敬老院拉下神坛推向风口浪尖。

  笔者认为,这既源于政府社会扶持力度的不够,也源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缺失,老人子女的盲目选择亦是诱因。如不及时重拳出击,这种局面将变本加厉,到时候损害的不仅是老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养老保障事业的健康,更是整个社会的良知意识。

  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支援是敬老院的运行发展的左膀右臂,为保证敬老院协调稳定,必须左右开弓形成合力。政府要对敬老院提供必要的资金、设施、人员以及政策保障,使得资金匮乏、床位人满为患、设施老化简陋、人员轮换不开等情形消失殆尽。社会方面也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成立社区敬老所,各单位也要给予员工更多业余时间回家照看老人,让老人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

  若要保证敬老院运行阳光透明,提供诚挚服务,外界的监督必不可少。要成立专门的巡视小组定期定点对各个敬老院展开巡视调查监管,对存在问题的敬老院严令其整改,类似于沈阳喂老人安眠药这样的虐待老人现象要加以严惩,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同时提高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聘任、考核、评估制度,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发挥新闻媒体宣传曝光力度,让工作人员将责任记在心中、做到实处。

  作为老人的赡养者和监护人,子女的责任不可小觑。千万不能因“没有时间”、“急于托管”而盲目选择敬老院,一定要慎之又慎,“货比三家”,全面考量各个敬老院的办院条件、设施水平、服务质量、文化氛围,权衡各种利弊再做决定,否则不仅害了老人,更苦了自己。

  敬老院是老人调养身心的依靠,也是老人精神追求的寄托。是社会对老人的回馈,也是子女对父母的报答。因此,一定要将政府责任、社会责任、院方责任、子女责任落实,将敬老院做的井井有条,做的问心无愧。让老人安度晚年,让夕阳红的耀眼。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