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曲征:超级待遇铸就“超级中学”

2014年10月28日16:31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曲征:超级待遇铸就“超级中学”

  一个班级上百人,一个年级动辄三四十个班级,全校上万名学生……这说的可不是大学,而是不少地方都存在的“超级中学”的现状。(10月27日新华网)

  诸如河北衡水中学、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等等学校,都是因为屡创高考神话,被赋予“行业标杆”、“高分工厂”等等称号,才受到广大家长的青睐,想尽千方百计将孩子塞进这样的学校。于是,高分学生纷至沓来,在高考竞争中,学校占尽天时地利,名声越来越响,导致成绩好的学生不断涌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此,学生越来越多好像也就成了必然。

  但是,必须看到,正是地方政府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的“超级待遇”,才促成了学生越来越多的“超级中学”。首先,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等软硬件方面的重点投入,造成这些学校越来越强,相对而言,其他学校则越来越弱。可以说,有关部门的重点投入,是这些学校的“第一桶金”,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才形成了超规模的“超级中学”,而有关部门也将这种学校的发展、壮大作为自己的政绩载入史册,同时,软硬件方面的投入也水涨船高。

  其次,就近入学、遏制择校是这些年来民众呼声很高的教育愿望,如果按规定办事,这些“超级中学”录取高分学生的“掐尖”行为就是违规行为,理应受到遏制,但是,这些学校并未受到任何限制,仍然一如既往地“掐尖”,可见当地相关部门扮演了保护伞的角色。

  此外,根据2002年《教育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普通中学每班人数为45-50人,一些地方放宽了限制,但也没有超出60人。显然,“超级中学”班级人数动辄上百,明显违规,可是没有谁来发现,也没有谁去处理。相关部门的装聋作哑,让“超级中学”的“超级待遇”成了公开的秘密。

  一个中学学生上万,堪称奇迹。但是在摩肩接踵、纷纷攘攘的环境之中,每个学生安静学习、被教师关注的权利被剥夺。而家长将孩子弄进“超级中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家长托关系走后门花费数万甚至十几万元才让孩子成功入校,那么,家长花费的钱财究竟进了谁的腰包,需要打个问号。

  一方面,地方政府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重点投入、政策倾斜将学校打造成“超级中学”,另一方面,却给学校教育者提供了权力寻租、腰包膨胀的机会和可能,这种现象公平吗?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