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五花八门——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时间自主掌控——常设型、阶段型、临时型;涵盖行业广泛——足疗保健、铲除豚草、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一次性减少13万余个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仅湖南就减少1.3万余个,江苏、内蒙古分别减少8472个和8081个。(10月23日《北京晨报》)
一次性减少13万余个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足见其总数之多,其中涉及复杂或重大、跨区域的问题的“协调机构”可能确实有设立的必要,但是大多数“花样机构”却只是停留在纸上,造成了冗余,还起不到实际效果。
西瓜办、馒头办等等机构都曾经引发热议,这些机构设立的初衷大多是好的,能够把一个问题相关的部门集合起来办公,为的是能够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但实际上,却总是难以避免各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设立“协调机构”一年能够解决的问题有限,成了“空壳机构”;另一方面,协调机构“一把手”往往身兼数职,难以顾及领导工作,让机构流于形式。
砍掉13万个只是治理五花八门“协调机构”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约束,取消不必要的现存机构;明确确实有必要留存的机构的具体职责,确保其真正发挥作用;坚决杜绝新的协调机构的胡乱设立。要让各类协调机构也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依法设立运行,规范化发展,才能实现协调机构的“健康瘦身”。
“协调机构”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脱离砍掉后又新增的怪圈,根本还是要转变思想,清楚地认识到一些“协调机构”某种程度上也是懒政的表现。只有别再把临时协调机构当作推卸责任而给出的交代,或是为搞“创收”的“红头文件”找一个归属,才能让各部门各司其责、负起责任,同样能够解决问题,花样的临时机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