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五花八门——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时间自主掌控——常设型、阶段型、临时型;涵盖行业广泛——足疗保健、铲除豚草、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新华网》10月23日)
协调机构臃肿冗杂,已是多年不争的事实。只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烂的各类“领导小组”、“委员会”,不仅内容五花八门,行业覆盖面愈发广泛,类似 “推广足疗保健工作领导小组”、“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等让人啼笑皆非的“协调机构”,并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让国家和地方不得不思考其“瘦身”的迫切性。
客观上说,“协调机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相对于一般的常设机构,协调机构有着显著的优势,有利于对某项重要、特殊的工作加强领导、提高效率。可时下的“协调机构”却大都变样走调:有的变成了职能部门推责的“挡箭牌”,有事情也相互推诿、踢皮球;有的“拉大旗作虎皮”形同虚设,成立时轰轰烈烈,而后便销声匿迹;有的沦为行业“钱袋子”,违规运作、为非作歹。从各种新闻报道来看,“协调机构”已然陷入不作为、乱作为的怪圈。
作为最高行政部门的国务院,10年前的议事协调机构数目曾达85个,经过大的调整后,目前仅有30多个。正所谓“九龙不治水”,“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已成大势所趋。各级地方政府也发现了各类“协调机构”的弊病,“忍痛割爱”减少13万余个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将有利于推进机构和职责整合,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资源。
当然,我们在精简“协调机构”的同时,还需要警惕“今日割明日长”,谨防这些“纸上机构”死灰复燃。另外,在撤销的过程中,也不能简简单单撤销了事,而是要对以往机构的运行进行严格审查审计,避免“留下个烂摊子”、“剩下个大窟窿”的现象,发现问题严肃问责。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