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程小帅:“溢价政府采购”需要制度划条红线

2014年10月23日10:02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程小帅:“溢价政府采购”需要制度划条红线

  敬老院里发现“黑心棉被”竟来自政府采购,供货单位没有此项经营项目,却能中标,劣质产品未经检验,就送给使用单位……专家认为,政府采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正日益得到规范,但采购违规、采购残次品的现象仍然存在。应继续完善供应商资格审查、验收责任及惩处机制、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等制度,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监控,有效防范采购风险。(10月23日《经济参考报》)

  政府的采购部门经常被人称之为“肥差”,就是因为他们掌管着买谁的东西,用多少钱买的权利,而相应的监管却并不严谨,使得政府采购大有寻租空间。我国各级政府的日常采购繁多,所谓的“办公经费”“办公用品”等开支也是日常支出的重头戏。为了争夺与政府的长时间合作,商家也是穷心尽力的找关系和门路。有的是靠关系,有的是给回扣,还有的是领导打招呼。但不论是哪一种,只要与政府搭上边,对公价格一般都要比对私价格高得多。

  据中国社科院2013年推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状况》显示,政府采购的八成商品高于市场均价,56.1%的商品价格高于市场的1.5倍。政府采购为何总会出现溢价呢?为何不能像自家过日子一样精打细算呢?一是因为政府采购往往不是现金结算。尤其是日常采购,都需要慢慢积攒统一结算,而且都需要正规发票,增加了商家成本和风险。二是在维持双方合作关系的时候需要一些隐形成本。如,给主管者一些回扣,年节时候那些东西等等,这些自然要算在价格里。三是价格高低不与个人责任挂钩。采购者认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顺水人情谁都会做。

  一方面采购者不会小气,另一方面商家不会客气,这样的采购想不溢价都不可能。甚至有些黑心商户和渎职的采购负责人之间蝇营狗苟,用一些残、假、次品充当合格商品,以此从中渔利,大赚昧心钱。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归根结底是采购制度的松懈,未能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只有加强制度管理,明确规定采购的流程和标准,让采购的整个过程都公开透明。在不违反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下,一切从简,一切从低,把花钱的口扎紧。让不该花的钱不花,让进到私人口袋的钱拿回来,让贪便宜的人还利于民。只有同心协力,才能让政府的采购回归正常,才能让群众得到一个安心。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