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点赞中国”汇聚道德力量

张 铁

2014年08月12日05: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让真被人看见、善被人感受、美被人发现,给整个社会注入价值的正能量

给老人洗脚的敬老院院长,悉心照顾病人的高铁乘务员,停车救援伤者的私家车主……拿起笔、按下快门,就能定格下这些普通人、平凡事里最美的风景。近日,人民日报开设“点赞中国”专栏,面向社会征稿,发现我们身边绽放的道德光华,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光谱。

有人说,看电视剧时,最好看的不是人物做了什么,行动前后起伏着挣扎着的“内心戏”才最精彩。现实中,每个人面对的选择,并不是非黑即白那样简单,往往纠结着情感、冲动、理性、利益等等冲突。而道德的力量,也正显现于“天人交战”之后的正确抉择中。环卫工人利友香生活困难,但还是完成了丈夫殉职前“捐500元给灾区”的遗愿。这样的500元,可能比中彩票后捐出5万元有着更重的分量。“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习近平总书记谈改革的这句话,又何尝不能放在价值观的践行上?展现普通人的人生境界,这样的“点赞”,更能彰显精神的魅力。

德国作家布莱希特有一部道德剧,叫《四川好人》。剧中众人对一个“好人”予取予求、百般挑剔,最终使得“好人”难以自保,只好变身“坏人”自救。虽属寓言,但寓意却耐人寻味。现实中,我们也确实经常看到善心善行跌倒在地,有因正当防卫而被误解刑拘的见义勇为者,有靠监控录像才摆脱诬陷的救人者。“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而偏偏因为悚动的新闻效应,让这样的个案被放大,不断加大心灵的裂痕。

的确,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没。如果大家都对善举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既无向善之念,更无行善之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劣币驱逐良币”。从这个角度说,“点赞中国”绝不仅仅是要留下一个“好人好事榜”,而是要让真被人看见、善被人感受、美被人发现,是要给整个社会注入价值的正能量。正如有读者留言所说,对于这些值得点赞的故事,“先是感动,再是心动,最后是行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的一个精神命题。没有社会层面的引导,培育将困难重重,践行更无从谈起。对于现代公民,“被承认”是一种基本的需要和诉求;对于一个社会,“承认”也是一种重要的导向力量。宋儒程颢曾说,“一德立则百善从之”,关键在一个“立”字。如何立?需要制度的支撑,更需要舆论加以褒扬,以“承认”给予肯定。这样的基础上,才有风气的改变、风尚的形成。而风化风化,不就是因风气、风尚而生变化吗?

其实,行善者固然可能发乎一心没有杂念,但追求道德的满足感仍是深层次的动机。在“需求金字塔”上,这种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高居塔尖。看看“被点赞”的例子,敬业的好医生岑波觉得“自己很幸运”,乃是因为选择了悬壶济世的“仁术”。在这点上说,行善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以“点赞”的方式回馈善行,不仅仅是给予这些普通人以荣誉,更是对他们“行善权利”的保障和肯定。

“点赞中国”,值得点赞的太多。从网友不断将“最美”的头衔慷慨予人,到“道德模范”一次又一次感动中国,是时候让这些蕴藏于公众中的道德力量汇流成河了,是时候让大家看到我们时代道德的天际仍然群星闪耀,而那些习以为常的人和事,竟也能散射出可称永恒的光辉。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2日 05 版)

分享到:
(责编:宋煦冬、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