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安徽凤阳的“敏感点”在哪里?

2014年08月05日17:04    来源:中国江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安徽凤阳的“敏感点”在哪里?

  2009年12月,有中央媒体报道“凤阳节俭办公重民生,县政府办公楼一用就是30年”,颂扬凤阳没有丢失、淡忘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过,澎湃新闻发现,早在2009年3月,凤阳县就已经破土动工兴建新办公楼群。对此,凤阳县宣传部部长吴守连表示,现在的凤阳县处于非常“敏感”的时期,不管是从好的方面还是从坏的方面,都不希望媒体对凤阳县政府大楼进行采访报道。(8月5日澎湃新闻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自媒体时代,尤其如此。恐怕没哪个单位愿意家丑外扬的。但是,像凤阳县委宣传部的吴部长以“敏感”为说辞,“不管是从好的方面还是从坏的方面,都不希望媒体对凤阳县政府大楼进行采访报道”,着实让人感到困惑。

  困惑一,当初,中央媒体颂扬凤阳县政府艰苦奋斗的精神却一直没有丢失,专注听民声、踏实做民生,把开源节流省下来的钱“大手大脚”地用在民生工程上,解决群众“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等民生问题。当时办公楼已经动工,县委宣传部为何不对中央媒体做适时的提醒和实事求是的反映?隐瞒新大楼在建的事实,凤阳县的有关官员是不是有些沽名钓誉?

  困惑二,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依据,讲究的是客观公正。根本不存在“从好的方面还是从坏的方面”进行报道一说。即便是舆论监督也不是“从坏的方面”进行报道,其出发点,还是希望被报道的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坊间流行“跟着宣传部经常犯错误”、“宣传部长不是人干的也不是人人能干的”的说法。的确,宣传部长不仅要笔头子好,口才也要好,还要具备相当的理论功底。否则,“经常犯错误”恐怕在所难免。

  宣传部长难当在哪里?每当遇到公共危机,宣传部长必须“冲锋陷阵”,接受各路记者采访。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往往里外不是人。说假话要得罪公众,说真话顶头上司又不爱听,很多时候只能和记者绕弯弯。

  不少官员总认为,新闻报道只能唱赞歌,一旦曝光负面新闻就是对党和政府抹黑,就不是弘扬正能量。虽然凤阳县委宣传部吴守连部长说的比较含蓄,还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凤阳县处在非常“敏感”时期,那么,“敏感点”究竟在哪里呢?这不正是媒体记者感兴趣的吗?为何不能对记者说说清楚呢?

  自媒体时代,新闻自由度空前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某些政府官员彻底摒弃模式化、套路化的僵化思维,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声,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赢得公众支持。如果遇到质疑,少数官员总是装聋作哑,甚至想“捂盖子”,恐怕于事无补。既然凤阳县的政府大楼已经投入使用了,不妨让记者进去参观参观,只要领导干部的办公室面积不超标,装修不奢华,吴守连部长有什么好“敏感”的呢?

(来源: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