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五届南锣鼓巷戏剧节“社会情境”单元的《25.3km童话》是一部特殊的作品。傍晚七点三十分,当城市的小剧场按时熄灭场灯,夏天还没有迎来它的夜幕,北兵马司、东直门内、东四十条桥西、张自忠路,四个公交站,一个靠电话、微信、传单和朋友间的对话搭建起的“乘车讯息”,使心怀默契的观众彼此聚集,混迹在普通市民的队伍中,等待一辆牌号不明的公交车。
《25.3km童话》脱胎于2013年跨年夜由新青年剧团和蓬蒿剧场联合发起的《25.3KM》,由李建军导演,笔者系该剧戏剧构作,在创作中参与了文本调研与部分排练工作。25.3公里是从北京二环到五环的最短距离,借此命名缘于公交车的行进路线是由临近蓬蒿剧场的公交站出发,抵五环外的近郊为终点。由喧嚣至宁静,在北京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逆向”行驶中,观众各自在心中重构了他们的城市景观。
《25.3km童话》是一出在公交车上演出的纪录戏剧。纪录戏剧也称纪实戏剧(documentary theatre),即在抛弃虚构的剧场之外,进一步向“活的”生活空间融合。公交车作为“日常生活”的出行工具,也是一个“场所”,然而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使人们忽视了这个场所是可被驻足和凝视的诗意空间。当拥挤、手机铃声、抱怨和呆滞的表情充斥着车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之时,《25.3km童话》的突然出现,便具有了一种使命感。
公交车在四个车站接送观众上下车,其中混迹若干名“演员”,他们上车后会先用麦克风作自我介绍,然后加入观众的聊天,他们有外地大学生,有长辫子阿姨,有善用生活小常识的电台主持人,他们的身份跟车上的观众没有差别,都是这个城市的普通人,他们会分享初入社会时的困惑、结婚的喜悦以及缤纷的糖果和垂着脑袋的向日葵,当夜色覆盖街道,路灯一排排亮起,这辆行驶的公交车成了真实的“社交网络”,人们再也分不清谁是演员谁是观众,唯有对话和音乐。
《25.3km童话》重新将剧场拉回“当下”,成为公共对话发生的媒介,它不以剧作家的名义“代表”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是真正进入日常生活的场所。同时,被匿名化的群众在这个演出中重新获得了各自的姓名和生存在这座城市的尊严,他们的故事为人聆听并交换彼此的经验,且戏剧节主办方将所有预售票款全部退还给观众,这一行为成为作品重要的一部分,它变消费者为创造者,变单向接受为双向互动,重新拾回了戏剧本应该担负的功能和效用。在国内戏剧界推崇创新的时代,该剧的探索值得借鉴思考,唯有坚持本质的创新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戏剧从剧场里走出去,不单单是走上街头而已,它必须与社会发生连接,必须干预、影响被平庸化和行政化的日常生活,同时又不失诗意而美好的体验。即使你错过了这辆公交车,《25.3km童话》也会成为一个移动中的“传说剧场”,并靠我们脑海共同组成的经验,继续演出下去。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