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了《201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部委有关部门的“十大刘皮癣”。其中,会议支出出现超标准、超范围,有的部门转嫁、摊派会议费用,比如卫计委有关司局2012年和2013年有3次会议由其所属医管所具体承办,会议费99.85万元均由医药企业赞助。其二,一些中央部门主管的社会组织和所属单位依托行政资源不当牟利,并且许多部门仍存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7月22日《中国经济周刊》)
中央部门只管的社会组织和所属单位,无论是会议费用赞助,还是直接依托自己的行政资源牟利。其实,这部门都在透支自己的信用额度,来谋取利益。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失去百姓的信任,再无自己的立足之地。
具体来看国务院组成部门,有卫计委、住建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改委、民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因此被点名,涉及金额最高达8.2亿元。这一个个部门和巨额的金额都是在催促我们的相关部门行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新闻多次曝光不少协会,组织,部门,学会等利用自己的“公共身份”开会颁奖,组织学习,授予认证等谋取利益,焦点访谈也曾曝光过有的医学学会开会颁奖,不过就是让一个个医院拿钱来拿奖牌,一次会议就可以收取几百万上千万的“赞助费”。这无疑是在利用自己的“金字招牌”,自己手中的公共资源牟取利益,这样的做法不仅是违规违法的,更是对百姓的欺骗。这种做法不仅是在利用自己手中的公共资源成为了利益链条的掮客,是在构建一种市场经济外的一种“行业秩序”、一种“潜规则”,更是在透支自己部门在社会事务中的公信力和公权力。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成整个政府部门公信力日益萎缩,给社会正常的公共秩序带来混乱。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部门已经不是第一次被点名,其中,住建部也曾因2010年至2012年所属单位在承办某奖项时违规向参评单位收费而被点名。为什么有些部门在审计报告中被多次点名,却“屡教不改”。相关涉案部门在审计报告后是否有做认真整改?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今天的审计报告只是一纸公文,后期的纪检审查没有跟上,没有追责的实际行动,报告中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无疑只是烫伤了我们读者的眼睛。对于当事部门来说,放佛事不关己,没有任何威慑力,大不了在报告会上认个错,会后写个检查,回来仍然会议照开,奖牌照发。请问,最后谁来为政府的公信额度买单?
改革开发三十余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已慢慢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政府部门的改革并驾齐驱已成为事实。在经济市场中,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有市场自己的规则,政务部门利用自己手中的公共资源,为牟求利益横插一手,无疑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阻力,更是在破坏一个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也是在透支政府部门自身的信用额度!但欠款太多无力偿还时,必然招致“破产”危机。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