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青年观:莫学“九斤老太”

姜  赟

2014年07月22日05: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湖南邵阳市征兵办公室对13名拒服兵役青年进行公开通报处理。究其原因,这13人2013年夏秋季入伍后,怕苦怕累,不安心服役,被所在部队作退兵处理。舆论中“垮掉的一代”呼声再起,泛起“一代不如一代”的悲鸣。

  青年身上,诚然问题不少。比如还没创造财富,就有不少人热衷奢侈消费;还没创造生命,就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无视生命;还没传递正能量,就跨越红线、践踏底线。有小霸王式的跋扈,有“我爸是李刚”的咆哮,也有“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庸俗……

  若把众多问题堆积,把负面形象集中,就给青年人整体贴上“宠坏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永远长不大的一代”的标签,但显然,这样的判断过于武断、简单了。从这些标签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评价者的话语霸权和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毋宁说,与其下这样的结论,不如反思成年人世界在价值传承、精神坚守方面有没有尽到责任、有没有履行义务。

  鲁迅在他的短篇小说《风波》里塑造了九斤老太这个人物形象,她的标志性语言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其理由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不去主动适应时代变迁,用保守观念拒纳时代新特征,看待青年身上新问题,只会看到后辈“初始体重”的下降,看不到引导转化青年“成长潜力”的责任;只看到后辈挑战传统的迅猛,想不到帮助青年从信仰迷失的挣扎中解脱出来的担当。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崔健的歌声也许唱出成年世界的心声。随着社会快速变迁,科技日新月异,文化传承路线发生转变,由“长辈楷模文化”时期进入了“同辈楷模文化”时期;年轻人社会化模式更加多样,从以往“线性的”转变为如今“网状的”。互联网、大众媒体、同辈的影响无情地稀释了父辈们 “行为模范”和“知识英雄”的色彩,削弱了他们的知识、经验权威。对此,父辈仿佛是传统走向现代的“时间移民”,表现出对剧烈变迁的不适应。能不能吸取流行时髦的知识、理解前卫的观念,能不能主动接受青年的“文化反哺”,反而决定成人世界能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青年,能不能更契合地使青年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而少些偏离和反叛。

  不同于19 世纪“ 80 后”、“ 90 后”那一代青年的奔走呼号,革命救国;20 世纪“ 80后”、“ 90 后”的这一代青年,在期待与瞩目中流动奔波,备受争议。共同的是,每一代人的成长都曾遭遇过上一代人的质疑,每一代人也都是在上一代人的质疑声中长大、成熟并学会担当的。实际上,成年世界的评价,并不能代表对青年群体的全面评价;好的出发点,并不等于评价方法的正确和评价标准的适合。莫要戴着有色眼镜,拿老标准去看待他们,忽视过滤掉他们身上那些鲜明的时代因素与正向价值。青年的时代承载和亚文化特质,及时提醒社会主流价值观作出某种反应,应当有科学客观的评价,评价中亦应包括引导的意涵,使其主动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2日 19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