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农民工的处境有些尴尬:家乡回不去、城市融不进。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农民工,都希望能在城里安家。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卫计委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已初步融入城市,经济上大体可以立足。可见,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就业质量确有提升。频发的“用工荒”也佐证,劳动力不再廉价,农民工成了“香饽饽”。
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在物质方面提供了可能。但在流入地的社会接纳方面却不容乐观。要接纳农民工做街坊,分享教育、社保、公共交通等资源,很多城里人心里都有些小疙瘩。
享受农民工创造的价值,却不愿为其市民化付出成本。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因此,在扭转社会心理和改善社会环境方面,我们还得加把劲儿。政府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整体生活水平不仅不下降,还能稳中有升;社会组织和基层干部,应积极组织志愿活动,帮农民工融入,打破社会隔离的“玻璃门”;住户也应接纳新邻居,一起参与社区事务。
总之,多方合力,补上社会接纳的短板,才能让农民工的融入,早日从“初步”变“完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8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