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建设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战斗力;检验战斗力的根本和唯一的标志,就是能打胜仗。今天,在战争样式与战争制胜机理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对部队进行打仗训练,如何提高指挥员指挥艺术,如何掌控战争主动权,是摆在各国军队面前的重大现实难题。
我军作为大国军队,作为担当重要职责和使命的军队,必须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国防大学研发的我军首个大型计算机兵棋系统,已运用于院校教学和部队演训,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平台,给全军战略战役训练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军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基本途径。军委习主席要求,要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不断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但一方面,与传统机械化战争相比,现代信息战争诸要素的复杂性,已很难通过实际排兵布阵来模拟实战;且由于场地、环境及技术条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更是降低了传统演习方式的逼真程度;另一方面,传统演习模式,很难克服不同程度存在的“训为看、演为看”的老大难问题。现代兵棋系统因其天然与信息技术融合、因其内置战争规则强制演练者进入实战情境、因其在模仿对手时的专业性,最大限度实现了军事训练向真实战场接近。兵棋系统必须发挥好这一独特优势,使之走出实验室、走进训练场、走向信息化战场,成为我军实战化训练的“助推器”。
指挥员的指挥艺术从来是军队战斗力重要构成要素。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场战争。特别是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信息主导成为制胜关键,体系对抗成为基本形态,网络空间成为崭新战场,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等成为新质战斗力的重要体现。战争样式让人眼花缭乱,战场环境瞬息万变。这对指挥员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兵棋系统能够真实反映情报感知和各种战场环境对联合作战行动的影响,指挥员能够真实感受战场“迷雾”和战争的不确定因素,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筹划组织作战、指挥部队行动,实现“未战而庙算胜”“不经过流血而有效获得战争经验”。因此,应当让更多指挥员在兵棋系统上实现“通过虚拟战争学习指挥真实战争”,让兵棋系统成为砥砺将才的“磨刀石”。
当前,我军正处在从大国军队向强国军队转变的关键阶段。而强国军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具有设计战争、导演战争的能力,始终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信息化条件下,谁拥有高超的战争设计能力,谁就能控制和驾驭战争,就能引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方向。如果不能主动设计战争,而一味强调去适应战争,甚至跟在强国军队后面邯郸学步,就可能会被对方的“设计”所左右,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失败。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的“先胜而后战”思想,实际上就已经体现了战争设计的理念。海湾战争以来,美军所发动的历次战争都运用兵棋系统进行预先推演,寻找战争的最优方案。我们也必须利用好我国首个大型兵棋系统,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对未来战争的理论、作战样式和战争过程进行预先研究和推演,不断提高自身的战争设计能力和水平,让兵棋系统成为导演未来战争的“魔术师”。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少将)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