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坚持不懈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

中共农业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14年06月23日06: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三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2年底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时,强调要扎实抓好农村扶贫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2013年7月在湖北调研时,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了深刻阐述;11月在山东调研时,提出了“三个导向”,强调要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深入阐述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了“食为政首”的战略布局,对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处理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基本原则;特别是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三农”工作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党组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立足职责任务,开展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三农”重要论述专题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社会安定、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三农”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三农”问题仍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始终坚持“重中之重”: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这是以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对“三农”工作的时代定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四化”中农业现代化仍是“短板”。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反哺支持作用、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信息化的提升改造作用,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弱质产业,同时又具有典型的社会性、公共性、基础性。这就要求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改进农业补贴方式,提高市场调控水平,推动农村金融保险创新。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必须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同志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这充分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战略思维。我们要从治国安邦的高度清醒认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坚持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战略立足点是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战略出发点是始终抓好粮食生产不动摇,战略着力点是努力确保产能、强化科技支撑,战略底线是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加快对主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的研究和测算,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牢固树立大粮食概念,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统筹抓好棉油糖、果菜鱼、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

  把农产品质量抓好: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同志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这充分体现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的态度和常抓不懈的决心。要努力在“产出来”这个环节下功夫,加强源头治理,治地治水,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标准体系,控肥、控药、控添加剂,把住农产品环境安全关和生产安全关;在“管出来”这个环节建体系,重点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制度,强化手段,保持严格监管高压态势,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严格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习近平同志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这丰富拓展了耕地红线的内涵,鲜明回答了要不要坚守耕地红线的疑问。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像保护文物那样保护耕地,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推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保住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在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中尽量不占、少占基本农田,尽量避开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和城郊菜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修复,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指明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方向。要适应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变化,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民族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民家庭是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这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根本,也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指明了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底线和着力点。要抓紧研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土地向留在农村的农户特别是种田能手流转。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应主要从事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一般种养殖环节尽可能留给农民特别是规模农户,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化经营。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进一步阐明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遵循和实现路径。广大承包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和数量最多的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是引领农业现代化的依靠力量。要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理想格局。

  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习近平同志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这提出了农业巩固发展的重大课题,指明了“谁来种地”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途径。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状况和资源配置新变化新趋势,适应建设现代农业新要求,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经营农业有钱赚,让农民增收致富同步奔向小康,吸引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这指明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正确方向。要大力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财政支出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公共财政的阳光进一步向农村普照,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覆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大中小城市、东中西部地区相结合,推动农民工逐步有序转为城市居民。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市县乡镇干部,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这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三农”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要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培养造就一支熟悉农业、了解农村、懂得农民的干部队伍,努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应在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干部配备等方面向农业农村工作倾斜,县(市)级党政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上。

  坚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扎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全力以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3日 07 版)

分享到:
(责编:曹昆、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