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拆除替考产业链,必须把成本提高到让交易进行不下去的地步才行
替考按说不新鲜,从晚唐的温庭筠到清朝的科场舞弊案,代不乏人。但日前事发的河南替考案,仍让人们感到触目惊心。
细查这次替考案,虽然只是个别人上下其手,但已经出现了产业集群式运作的某些特征,上下游分工明确,配套措施到位,提供找枪手、伪造证件、打通考场环节等一条龙服务。而且想当枪手还要看你资质够不够,先测试几次,通过了才能去替考。这都出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程序了,能不叫人错愕?
我们知道,规模经济、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是小作坊无法比拟的,它能把各种生产要素高效聚合起来,释放出巨大的产能。中国制造业之所以不怕竞争,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完整的产业链条。
产业链的能量是中性的,用在经济发展,自然有利民生。但要是高考替考也发展成产业链,各相关方都参与分肥,那危害同样也是巨大的,祸害的不只是当期考生,还会对教育公平、社会公义造成极大的冲击。
幸运的是,国家对于高考的监管一向毫不松懈,对替考等舞弊行为从来都是严打严判。河南替考案案发以来,有关部门也表示将彻查到底,对相关人的处理毫不手软。
事后严查固然重要,事前震慑也必不可少。如何避免高考替考产业化?产业链围绕供需而生,供需就是买卖。正常的商业活动中,买卖的核心问题是要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机会。反过来说,要想拆除替考产业链,必须把成本提高到让交易进行不下去的地步才行。只要交易成本剧增,枪手不敢上场,考生不敢买考,中介不敢造次,那替考交易量自然就会大幅萎缩,形不成气候。
雍正年间,如发现替考现象,枪手雇主都充军,乾隆年间干脆都斩了。这是把替考的交易成本抬高的极端例子,我们今天当然不能照搬,但其中的惩治思路值得古为今用。如果高考是天下第一考,那么替考的风险怎么也得数一数二地高,才衬得上高考的地位吧。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0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