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代表评说:让更多年轻人到制造业一线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阳光集团董事长  陈丽芬

2014年06月18日09: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也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但近年来,国内的劳动力供求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工短缺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一线员工,像纺织服装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平均流动率达20%至30%,招聘工作已成为大多数企业常年性的工作。

  一方面一线员工紧缺,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却逐年上升。目前国内应届中学生90%都选择上大学,只有10%选择上技校。大量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工作一线,或者到了一线也稳定不下来,工作耐受力差、期望值过高,造成了整体大学生就业困难而普工、技工严重不足的局面。

  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乐意从事制造业一线工作是确保制造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为此建议:

  改革教育体制,根据我国实际用工需求情况设置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合理平衡应届中学生上大学及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建议取消三本招生并将该部分计划纳入职业教育,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待职大学生,而且还可以增加制造业急需的一线工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本三招生约160万人,如果将这部分学生改为接受职业教育,制造业的用工荒将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将开始职业教育的时间提前,从初中毕业生中大量招收学生进入各类职业学校,形成培养普工、技工、高级技工阶梯式的职业教育体系。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幅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议对取消三本并将该部分招生计划纳入职业教育的院校,也按国家对本科教育补贴的相关规定给予经费补贴;同时加大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对企业为此增加的运行成本予以适当补偿,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在全社会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增强产业工人的认可感和自豪感,从而改变新入职年轻人的就业观,吸引更多的新增劳动力进入到制造业。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8日 18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