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金台视线:诚信缺失最可怕的后果是信任丧失

赵蓓蓓

2014年06月10日1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诚信缺失最可怕的后果是信任丧失(金台视线·关注诚信缺失问题①)

  以前从未在网上购过物,去年在一家知名网站首页上看到一款手包的广告,便想试试网购,于是让外甥女帮忙在网上交易。不久手包寄来了,打开一看,与广告上说明、显示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说是牛皮,实为人造革;图示精致典雅,实物粗制滥造。于是只好退货,还赔了30元邮费。这也成了迄今为止我唯一的一次网购。

  我知道,像我这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实在不好,但本来就对网购兴趣不大,遇到这种事就更不愿“轻举妄动”了。人往往就是这样,一旦上当受骗,便难免心有余悸、心存疑虑。所以,对不讲诚信、以假冒伪劣产品蒙骗他人的商家来说,钱可能是赚了,但也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客户的信任。如今,大多数算计人的商家,大都抱着“反正中国人多,能骗一个是一个”的心态。殊不知,其每一次的欺骗、失信,不仅会将受害者内心的信任感一点点地抹去,自己内心的信任感也会一点点地丧失。

  信任,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失信必失和。所以,不信任是诚信缺失最大的也是最可怕的后果。

  为何如今许多人见到老人摔倒不敢轻易上前搀扶?为何收银员、商贩收钱时要仔细辨认一下真假?不能说是因为人心都变得冷漠了、多疑了,很多时候是因为被讹诈与欺骗吓怕了。

  究竟是受害者还是那些利欲熏心的施害者更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呢?恐怕难说。那些往食品里添加大量有害物的,往蔬菜、水果上打剧毒农药的,当其购买食品时,心里会安然吗?我不相信。那些常在食品生产日期上弄虚作假的人购物时,看到生产日期,心里会不打鼓吗?我不相信。与其说这是上天的惩罚,不如说是对自我的惩罚。古人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货真价实,诚实守信,这是商品交易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当货不真、价不实、人不诚、信不守时,不仅会乱了市场,也会乱了人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底线。当道德底线大面积溃败时,每个人就不得不面对物欲横流、假冒伪劣充斥的世界。

  失去信任易,建立信任难。所以,对我们而言,重建社会诚信,任重而道远。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0日 20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