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治理者说:给高效农业更多想象空间

湖北荆门市委书记 万勇

2014年06月04日03: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前不久,在荆门屈家岭管理区走访时,农民告诉我,去年他们的隆平高科高产示范田用了新品种,通过智慧系统监测水文、肥情、虫病等,最高一亩收粮950公斤,大旱之年不仅增了产,还卖了好价钱,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这个消息,令人振奋。这意味着,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可以并行不悖。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敢于把现代高效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

  过去,荆门的农业是优势,正所谓“两湖熟,天下足”。进入工业时代,农业成了“相对低效”的产业。作为“中部粮仓”和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荆门也陷入两难。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如何从源头上保护农民继续种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从发达地区经验来看,先发展工业,后反哺农业,是通行可行的做法。然而,在荆门这样的粮食主产区,仅靠国家补贴还不足以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当前,“谁来种地”的隐忧日趋明显。老一辈农民工对土地尚有依恋,新一代年轻人却更愿意漂在城市。不提高农业自身的吸附力,决非长久之计。

  因此,荆门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同时,以工业化为支柱、信息化为路径、城镇化为载体,凸显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一些传统资源被唤醒了,比如,我们探索推广的“香稻嘉鱼”,是《明史》里记载的种养模式,每亩年平纯收入达到1万元,还能让循环农业与有机农业连接起来。但这种效益离不开现代市场和新品种,推广也需要专门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

  驶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还必须借助外力,尤其是科技支持。我们借建设“中国农谷”之势,以战略空间和政策诚意,引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院校和联想、汇源等知名企业入驻,并组建了中国农谷国际农科院。我们还建有院士村,引进多名院士设立了12个工作站。

  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多种农业服务平台。在市场支持方面,牵手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实体。在金融扶持方面,引进中农高科产业发展基金,开展惠农创业贷款、农业产业链贷款等试点。包括土地流转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创新,最终要达到一个目的,即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领头雁”,为城乡统筹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实践证明,农业完全可以打上高效产业、支柱产业的底色。荆门就是一个例证。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5万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400多家,数量居湖北省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位居全省第二位。我们有理由期待,高效农业为农村未来留住足够的人才储备,给农民带来更多幸福和尊严。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04日 05 版)

分享到:
(责编:耿聪、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